-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用标兵糜必荣
兵团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标兵审批表
填报单位:奇台中心团场开垦庙社区二队 2011年8月20日
姓 名
穈必荣
性别
男
年龄
43
职务
农工
文化程度
初中
联系方式
推荐表彰类型
学用标兵
事
迹
简
介
穈必荣通过远程教育的学习,自己富了,他引领二队65名职工建起了高架节能温棚,跟他学着种蔬菜,为帮助他们尽快掌握种菜技术,早日致富,糜必荣经常通过连队远教刻录的种菜光盘上学到的种植技术讲解给种菜的菜农。本连队职工万新强、赵文玉农闲时无事可做,糜必荣就雇佣他们到自己的菜棚干活,一来使他们能掌握种菜技术;二来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刚刚成家的青年张志平夫妇生活过的紧紧巴巴,糜必荣主动为他垫付资金4000元帮助张志平修建了二个高架节能大棚,教他种植蔬菜,现在万兴兵不但学会了种菜而且开了一家蔬菜销售店,成为同龄人中的富裕户。贫困户张志清由于智商低,生活十分困难,糜必荣主动给他送去了3只生产母羊,帮助他发展畜牧业,经过两年的连续帮扶,目前张志清养羊20余只,生活有了新的起色,使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致富道路。孤寡老人万恒山无依无靠,仅靠最低生活保障金维持生活,2006年5月,老人不幸身患严重前列腺炎,糜必荣得知情况后,给老人送去200元现金,解决了老人的燃眉之急,还为老人送去了牛奶、蛋糕等营养品,使老人深受感动
团场 推荐意见
同意
( 盖 章)
年 月 日
师初审 意见
(盖 章) 年 月 日
兵团批准意见
(盖 章) 年 月 日
兵团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双创双争”活动学用标兵
考核评分表(总分100分)
站点名称:奇台中心团场开垦庙社区二队 姓名:穈必荣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得分
学
习
情
况
34分
1.学习热情高,学习方法得当。
8
8
2.积极参加集中学习,应参加的集中学习参学率达到90%以上。
10
10
3.主动进行个性化学习,学习有记录,并有心得体会。
6
6
4.主动参与学习讨论,积极与当地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交流学习体会。
10
9
运
用
情
况
34分
5.注重学用结合,善于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工作和生产生活实践。
10
9
6.有1至2项学习成果转化项目,并使自身受益。
10
9
7.建立了1至2个远程教育学用实践基地。
8
7
8.有实际通过远程教育带动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可量化经济指标成果。
6
6
示
范
效
果
32分
9.思想政治素质高,示范带动性强。
8
7
10.积极主动宣传远程教育的作用和成效。
6
6
11.运用从远程教育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达到改善自身生产生活现状的目的,取得显著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8
8
12.所运用的项目在当地具有推广价值,并带动1至2户当地职工群众取得效益。
6
6
13.主动开放学用实践基地,指导引领当地职工群众参与实践。
4
4
额外加分
加分理由:
5
合计得分
95
注:额外加分必须填写充分理由,并且不与其它评分项目重复,总分不得超过100分。
远程教育学用标兵先进材料
--记开垦庙社区二队“学用标兵”糜必荣先进事迹
糜必荣,男,汉族,陕西省周至县人,生于1968年10月。1983年参加工作,初中文化程度,中共党员,奇台中心团场开垦庙社区二队职工。从2001年开始他大胆实践种植反季节蔬菜。以一个200平方米的简易棚起步,发展到现在的8个占地面积4亩的高架节能大棚,并掌握了一套过硬的蔬菜种植技术,销售市场不断扩展,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成为附近有名的蔬菜种植能手。几年来他引领46名职工建起了高架节能温棚,使本单位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小具规模。
他富了,但他没有忘记身边的职工群众,主动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帮助3户贫困户通过发展庭院经济,使他们走上了致富的道路,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3年被奇台中心团场评为致富能手、先进生产者。2007年被农六师工会评为劳动模范。
糜必荣,夫妇俩10年前仅靠承包连队的14亩土地维持生活,每年除去开支,只能维持简单的生活,日子过的紧巴巴的。而10年后的今天,糜必荣不但盖起了新房,房屋装修一新,而且购置了家用电器、摩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