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校外人员施暴中小学校园及其防控研究
[摘要] 频频发生的校外人员施暴中小学校园事件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通过列举近年发生的多起校外人员施暴中小学校园事件,分析了校外人员频频施暴中小学校园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控校外人员施暴中小学校园的四项措施。
[关键词] 中小学校园 校园暴力 防控
一、校外人员施暴中小学校园及其后果
校园暴力(School Violence,简称SV)是指在校园及其周边所发生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校外人员对学校师生所实施的暴力行为。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都呈上升趋势。在美国,仅1999年就有4998名15~24岁的青少年被谋杀,平均每天14人,他杀已经成为该年龄段的第二位死因。在我国,即使是在中小学,近年也发生了令人发指的校园暴力事件,特别是校外人员施暴校园事件。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治理专业委员会针对全国10省市的校园安全调查结果显示,校外人员、社会人士对学校师生的伤害在抬头。云南省西畴县一个代号为“跨世纪集团”的黑社会组织,经常闯进校园寻衅滋事,向学生强行索要“保护费”,还殴打学生和学校保卫人员,甚至挟持女生在校外轮奸;河南省犯罪嫌疑人黄勇,采取诱骗中小学生到其家中的手法,先后杀死17人,并将尸体掩埋室内和院内;河南省汝州市一犯罪嫌疑人窜入第二高中男生公寓,疯狂杀戮沉睡的学生,致使9人死亡、3人受伤;湖北省大冶市多名歹徒冲进罗家桥中学的学生宿舍抢劫,并砍伤15名学生;山东省莒县犯罪嫌疑人持菜刀闯入第一实验小学,砍伤小学生25名。仅2004年公安机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集中整治行动,就破获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团伙1358个,查破刑事、治安案件18433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3669名。2005年4月13日,山西省太原市后小河小学二年级学生小磊在校门外一家美容院前等候接送车时,被一名男青年持刀割脖而死;9月20日晚,25岁的王锐翻墙进入云南省宣威市第四小学内的教师宿舍楼下,将自制的遥控爆炸装置挂在一辆丰田花冠轿车底部,导致车主浦某在启动轿车时发生爆炸当场死亡。2010年3月23日,被辞退的社区医生郑民生在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连续砍杀13名小学生,造成8人死亡,5人受伤。2010年4月12日,40岁左右的精神病患者杨家钦在广西合浦县西场镇西镇小学门前追砍路人,造成一名8岁小学生和一名老年妇女死亡,两名小学生、一名未入学小孩和一对中年夫妇受伤。2010年4月28日,广东省雷州市白沙镇洪富小学教师陈康炳携带长约40厘米的钢刀进入雷城第一小学砍杀师生,致重伤2人、轻伤8人、轻微伤7人。2010年4月30日,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九龙街道尚庄村村民王永来强行闯入尚庄小学,用铁锤打伤5名学前班学生,并点燃汽油自焚身亡。
据调查,我国10.5%的学生面临校园暴力威胁,94%的学生认为,在社会中自身的安全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75.12%的中学生认为,学校已成为暴力发生的高危环境;6.13%的学生认为,教师也会遭遇校园暴力事件。
一起起校园暴力事件特别是校外人员施暴师生事件的发生,不仅造成一些师生的生命丧失和严重的身体伤害,也给众多师生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心理伤害。一些曾在放学路上遭到暴力袭击的同学说,“现在,我一走到那个地方,心情就紧张,害怕再受骚扰,心有余悸。”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组长、心理学家王加绵认为,校园暴力看似一种个别的、简单的社会现象,但它给青少年造成的危害远不止皮肉创伤,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孩子们心灵的扭曲。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造成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的暗示,这是相当危险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0)》指出,“频频发生的校园安全事件,显示校园安全成为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
二、校外人员频频施暴中小学校园的原因
发生校园暴力事件的原因很多,除了报复、成帮结伙之外,50.11%的中学生认为,是学生有意模仿电影和电视情节,47.15%的中学生认为,是家庭因素的影响,37.18%的认为,是外来人员惹事,22.18%的认为,是学校教育管理不当,19.16%的认为,是校园周边环境差。美国司法部长约翰#8226;阿什克罗夫特曾指出,化解校园暴力最有力的因素,不是更严厉的枪支管理法而是新闻娱乐业,许多娱乐节目充斥枪杀、校园暴力内容,导致一些青少年模仿,所以加强枪支管理并不能有效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一些美国民众也认为,电视是校园暴力的始作俑者,一些向青少年传递校园暴力文化的娱乐节目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直接“教育者”。在我国,大量影视文学作品、音像制品、小报小刊、电子游戏也充斥暴力血腥场面,对缺乏鉴别能力的青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