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學新鑰 第 6 期
2007 年 12 月,頁 43~74
南華文學系
走出妖怪城堡:陳燁《半臉女兒》的生命史書寫
張靜茹
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助理教授
摘要
本文將以「心理傳記法」(Psychobiography method )做為解析陳燁自傳《半
臉女兒》的主要研究方法。
「心理傳記法」是傳記學家嘗試運用心理學知識理解被研究對象的生命歷程
或重要階段,並且提出解釋的學術研究法。本文採用新心理分析派領袖、個體心
理學創建者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一系列著作中主張的「心理生命
為保護自身在環境中安然存活所發展出來的行為應對模式」做為論述參考觀點。
他極為注重早年經驗帶來的影響,尤其是童年創傷部分。
何謂「童年創傷」?阿德勒曾提及這個概念:「從早年回憶塑造的性格『原
型』,找出家庭教育對兒童心理產生的負面影響,此一影響與傳主日後行為模式
有重要關聯。」透過此一追索,將有助於理解陳燁生活目標的設定,如何「有效」
或「無效」的克服創傷帶來的自卑感(the inferiority complex )?亦即「原型」
提供理解兒時遭遇如何影響了她其後的生命情境。
從陳燁如何述說早期記憶,將是研究者賴以闡釋童年經驗與她成年後的愛
情、友誼、社會參與、職業等等人際關係中,重複受挫路徑何以一再出現?前者
是理解後者關聯的重要訊息所在。透過此種研究方式,將更深刻認識陳燁生命演
變過程,從中獲致啟發及省思。
關鍵詞:台灣傳記文學、陳燁、童年創傷、生命史
走出妖怪城堡:陳燁《半臉女兒》的生命史書寫
一、 前言
解嚴以來,言論尺度大開,台灣傳記出版數量更為驚人,如此龐大的文學資
產,不僅有投入研究之必要,更深具意義與價值──不僅能觀察人物與時代的互
動關係,且能深入理解家庭、社會環境對傳主發揮了那些形塑影響力?
「當代台灣傳記」大致可分兩大類型:一是承繼「隱惡揚善」傳統,焦聚於
政治人物、歷史偉人、宗教人物、作家、科學家、藝術家……「特殊成就面」為
敘述觀點 1的一元形式作品,重點置放於公領域的表現及影響,尤其每逢選舉前
後,政治人物各自表述之作大量出版,令人目不睱給;或者描述傑出公眾人物優
秀表現的勵志之作,鋪演其獲得榮譽的經過,將傳主塑造成落入凡間的天使、一
時蒙塵的璞玉,缺乏人性弱點、個人性格演變等近乎人情的敘述。
另一類則是加進更多文學性質素:以「傳主」為敘述主體,涵蓋更多私領域、
家庭互動、各種遭遇或經歷,帶出傳主生命裡的光芒或暗影。將其堅強意志力或
性格弱點呈現於讀者面前。比如由謝雪紅口述、楊克煌筆錄的《我的半生記》2
鋪陳一個女性的成長歷程及政治活動;各領域人士也紛紛將自身故事付梓,如藝
人白冰冰的《菅芒花的春天:白冰冰的前半生》3 、李明依的《華西街的一蕊花》
4 5
、電影導演林正盛的《未來,一直一直來》 、從電影明星到靈修書籍翻譯工作
者胡因夢的《死亡與童女之舞──胡因夢自傳》6 、佛朗明哥舞者李昕的《人生
7 8
踢踏踩》 、舞台劇工作者李國修的《OH?李國修》 ……等,一時百花齊放。
近年來,傳記出版的內容從過往幾乎一面倒的謳歌菁英人物豐功偉績,轉向各階
層人士生命歷程的平實呈現 。
目前關於傳記的研討,泰半仍集中於特殊政治人物、作家等菁英知識分子的
公領域面向,即使文學界以作家為論述主體時,引用的相關傳記、訪談、回憶錄,
1 即使是女性傳記,如《蔣碧薇回憶錄》記錄的是與徐悲鴻和張道藩的婚戀經過,全書分兩部,
第一部「我與悲鴻」寫到兩人簽字離婚為止;第二部「我與道藩」寫到兩人結束同居關係為止。
陳香梅《一千個春天——婚姻的自述》寫她與陳納德將軍從 1944 年相識到 1958 年陳辭世為止;
《陳潔如回憶錄》從她 1919 年認識蔣介石為始,到 1927 年成為棄婦止……,表面看來是女性自
傳,敘述主體卻是藝術化身的徐悲鴻、握有權勢的張道藩、戰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