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儒家修身思想班级文化建设实践.docVIP

基于儒家修身思想班级文化建设实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儒家修身思想班级文化建设实践

基于儒家修身思想班级文化建设实践   摘 要 利用儒家修身思想,从“智仁勇”三维度构建班级文化建设思想体系,具有现实意义。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崇“智”能增强好学勤奋意识,重“仁”能增强明礼友爱意识,尚“勇”能增强责任担当意识,从而有效培养时代新人。   关 键 词 儒家思想;修身;智仁勇;班级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08-00-03   优秀的班级文化可以促进学生人格成长、心灵发育、思想成熟、学业提升、价值实现。那么如何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呢?儒家修身思想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如儒家经典《中庸》有云:“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这些警言不仅揭示了修身的重要性和方法,而且指出了修身的价值和意义[1]。为此,我们利用儒家修身思想,从“智仁勇”三个维度构建班级文化建设思想体系,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崇“智”,增强学生好学勤奋意识   “好学近乎知”,意即人能好学,虽非上智,亦近乎智。“智”字分开看,即“日”“知”为“智”,意即做学向是一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博采众长、厚积薄发、日进有功的过程。《论语》以“学而”开篇,言及生而为人学习为首要任务。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学习的外延借此清晰明确:向书本学、向他人学、向大自然学。能者为师,不拘泥于老师,不拘泥于书本,一切有为有法之人之处皆可为师。   1.向书本学。在学校,各门学科的课本内容都要认真学习,除此之外,还要大量阅读课外书籍。为此我们改变以往孩子生日吃蛋糕、送礼物的做法,改为生日时送自己喜欢的好书,几年下来,班里的读书角就成了一个小小的图书馆。在这里我们一起阅读叶君健先生翻译的《安徒生童话》、钱理群先生主编的《小学生名家经典》、罗尔德的系列作品……向书本学让学生收获累累硕果:仅四年级一学年就有15位学生在《青年时报》发表了习作,其中迪同学一个暑假就发表了二十多篇。   2.向他人学。“他人”在校指老师和同学,在家指父母,在外指所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所有人。向老师学,要求学生做伟大的倾听者、勇敢的发言者、优秀的欣赏者;向身边的榜样同学学,不仅学习同学外在的表现,更要学习同学内在的品质。通过开展“发现最美的你”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见贤思齐”的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3.向大自然学。走进大自然,以天地万物为师,接地气地学习,也是重要的修身之道。如吴同学在观赏杜鹃花后这样写道:它不光可爱,连颜色都不同,有的绿得像翡翠,有的绿得闪荧光……如彩霞绕林,漫园粉遍,让人陶醉。它不像桂花那样“娇滴滴”的,而是落落大方……白的像雪,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真像白居易说的“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这样的表达里有观察力、有语言表现力,有积累、有情感。而这样的表达在学生习作里比比皆是。向大自然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陶冶了学生的性情,让班级中洋溢起一种让人沉静的人文意蕴。   二、重“仁”,增强学生明礼友爱意识   “力行近乎仁”说的是人能力行,虽非至仁,亦近乎仁。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把仁和“礼”结合起来。广义的“礼”是一种社会规范、道德准则;狭义的“礼”是待人接物、与人相处的仪范态度。遵纪守法,真诚待人,严于律己,落落大方,坦荡磊落,不卑不亢,既是做人的标准,更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在学习生活中,推而广之,“仁”就是爱自己、敬父母、友同学、尊老师,养成自爱爱人的宽厚与和善。   1.爱自己。如何爱自己?围绕安全教育、校规校纪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主题,抓住“礼”字,我在班里提出“场合感”的概念,引导学生去发现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礼”的要求。比如课间休息时不追逐打闹就不会有对身体的伤害,课堂听讲时专心致志就不会有落后的苦恼,升国旗时严肃恭敬就庄严了自己等。努力践行不同场合的“礼”的标准,做得对就是爱自己,坚持这样“爱自己”就会成为一个有礼有节的君子。   2.孝父母。如何在“仁”的背景下引导学生孝敬父母,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也不做让父母蒙羞的事。同时我们还结合荻浦古村等亲子游活动,学习孝文化。两年多来,家长们发现孩子更加懂事、明礼,懂得了感恩。因为孩子的这些变化,越来越多的家长积极主动地为班级献爱心,更有众多家长因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被评为“仁心家长”。   3.尊老师。尊敬老师主要表现在:一是专心听从老师的教导,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二是善于激励老师,与老师积极互动;三是乐于接受老师的表扬和批评。俗话说,好言好语金腰带,表扬的话谁都爱听。而乐于接受老师的批评,对学生而言就比较困难了,毕竟忠言往往逆耳。但当学生明白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