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防治方法探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稻稻瘟病防治方法探讨   摘 要:水稻是我国的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南方主要粮食作物,在北方地区也有种植。但是引起水稻发生严重病害的稻瘟病一直是水稻产区农业专家和农民最为头疼的事。如何更有效的预防和防治稻瘟病,使之在一定的经济水平之下,使得中国人民免于粮食危机,是广大植物保护工作者以及广大育种专家的职责和任务之所在!   关键词:水稻;粮食危机;稻瘟病;防治方法与策略   水稻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解决人类的吃饭问题,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中国也是世界的水稻生产大国,水稻的产品质量以及数量能否满足十三四亿人的口粮问题,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因为水稻会遭到各种病原菌的威胁和侵染,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稻瘟病。稻瘟病,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病害,对于水稻的整个生育期均能发生侵染,引起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等,严重发生可以导致颗粒无收,欲哭无泪!因此加强稻瘟病的防治研究,提出更为有效的防治方法,是水稻以及植物保护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一、稻瘟病的危害症状   1.苗瘟。主要发生于秧苗三叶期前,由种子携带病原菌而引起。病苗基部变黑褐色,上部因病原的侵染呈黄褐色或淡红褐色,最后导致枯死。在田间小气候潮湿时病苗表面常有灰绿色霉层。   2.叶瘟。 发生部位为三叶期后的秧苗或成株叶片上。从分蘖至拔节期均可发生, 病斑可分为慢性型、急性型、白点型和褐点型四种,在形状、大小、色泽上有所不同。慢性型病斑呈菱形或纺锤形,长 1-1.5cm、宽 0.3-0.5cm,红褐色至灰白色, 两端有坏死线。急性型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暗绿色,病斑背面密生灰色霉层。急性病斑的出现可视为田间病害大流行的先兆。白斑型病斑白色或灰白色,呈圆形或不规则圆形,这种病斑多在阴雨天后天气放晴或干旱秧苗缺水时会发生。   3.节瘟。 发生于水稻的茎节上,黑色,病节干缩凹陷,易折断,潮湿时生灰色霉状物。   4.穗颈瘟 。发生在穗颈、穗轴以及枝梗上,病部成段变褐。坏死,穗颈、穗轴易折断成白穗。俗称为“掐脖瘟”“吊颈瘟”。   二、水稻稻瘟病发病规律   1.病原菌的生理特征。稻瘟病与纹枯病、百叶枯病被列为水稻的三大病害。引起水稻稻瘟病的病原菌为Pyricularia oryzae Cavara。该病主要通过气流进行传播,对于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威胁极大,危害程度与品种、栽培技术以及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一般减产10-30%左右,严重发生时可达40-50%,甚至导致颗粒无收。这种疾病在宋朝的天工开物有明确的记载,把该病称之为“发炎火”。该病的病原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称为灰梨孢。分生孢子梗不分支,3-5根丛生,从寄主表皮或者气孔伸出。具有2-8个隔膜,顶部弯曲,其上生有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洋梨形或者棍棒形,具有1-3个隔膜。该菌株可分为7个群,128个生理小种。   2.稻瘟病的发病因素。一是气候因素。气候因素是稻瘟病发病的因素之一,主要包括温度、湿度以及降雨量。25℃左右,则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侵染。日平均温度在 17℃以下连续 3 天,水稻生育失调,抗病力降低,发病严重。而30℃以上则受到抑制。平均相对湿度在 90%以上有利于稻瘟病大发生。雾露天气,有利于孢子的形成、萌?l,侵入率高、潜育期短、病斑出现早,植株抗性下降,容易感稻瘟病。在稻瘟病易感季节,降雨量大,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气温为20~30℃,相对湿度超过90%,容易导致病菌生长繁殖速度的提高,引起病害流行。二是水稻品种的抗病因素。水稻抗病性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就能抵抗稻瘟病。粳稻品种的抗病性差异很大, 一般耐肥力强的品种抗性也较强。水稻植株的生理生化、形态和组织结构与水稻的抗性有密切的关系。水稻叶片挺而窄、株型紧凑,其品种抗侵染能力则较强。大量种植单一的感病品种,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三是水稻的生育期。同一水稻品种,分蘖和新叶增长速度最快时,感病的程度最重;穗期以始穗时抗病性较为薄弱,发病率和损失率较高。   3.水稻的栽培管理。如果插秧密度过大,就会影响通风透光的程度,加大田间的相对湿度,非常有利于病菌传播,提升水稻发病的概率。氮肥施用过量,容易造成组织过嫩,感染稻瘟病菌。在苗期浇灌深水,也不利于排水,从而导致杂草丛生,容易感染病菌。   三、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1.抗病品种的选育。抗稻瘟病品种的选育一直是水稻品种选育的重要抗性措施。由于稻瘟病菌具备多样性、波动性和变异性的特征,在品种的选育方面,要具备一定的战略和策略。一是适应稻瘟病菌的变异特征,二是独辟新境,和稻瘟病菌“斗智斗勇”。根据稻瘟病抗性育种的研究经验表明,稻瘟病菌具有一定的抗性品种的适应性。因此,在选育抗性品种中,“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坚持把传统育种手段与基因标记抗性育种手段相结合,需要育种专家不断坚持不懈,具有勇于攀登科学新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