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小波变换视频编码算法分类研究
基于小波变换视频编码算法分类研究
摘要: 在视频通信中,视频编码技术不但要有高的编码效率而且其生成的码流要有多种可伸缩性。在此研究领域,涌现出许多新的编码思想和技术,其中基于小波变换的视频编码算法就是很有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本文对小波变换视频编码算法进行分类研究,对比分析算法各自的优缺点,指出小波视频编码算法的研究方向。
关键字:三维小波变换, 视频编码, 可伸缩性,运动估计
中图法分类号:TP391.41
A Study of Video Coding Based on Wavelet Transform
Jia Dong-ShunZhang Zheng-Bing Deng Hui-Ping
(Electron Information College of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 434023 )
Abstract: In video communication,video coding technology demand not only more higher coding efficiency but also many kinds of scalablities.In this study area,there are a lot of new coding thought and technology,in which wavelet-based video coding algorithm is the one of technology with development prospects. In this paper,different kinds of these algorithms are studied and advantagement and disadvantagement of each kind of algorithm.Then ,point out the research direction.of video coding based on wavelet transform.
Keywords: 3-D wavelet transform, video coding,scalablity ,motion estimation
引言
由于小波变换在空间(时间)和频率域上具有局部分析能力,这是DCT所不具备的,因此基于小波变换的图象编码的算法研究进行地如火如荼。目前基于小波变换的静态图象压缩算法已经被JPEG2000所采纳,这也是小波变换优于DCT的一个佐证。基于小波变换的视频图象压缩的算法很多,该领域的研究也是十分火热。因此研究基于小波变换的视频图象编码算法就非常有意义。
小波视频图象编码
小波视频图象编码算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空间域运动补偿的小波方法(MC-DWT)、基于变换域运动补偿的小波视频编码(DWT―MC)、三维小波视频编码(3DWC)。
空间域运动补偿的小波方法(MC-DWT)
MC-DWT算法在空间域进行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对残差图象以及帧内编码采用小波变换进行编码。MC-DWT算法在结构上与当前流行标准中所使用的视频编码方法是很相似的,在运动估计,运动补偿,运动矢量的处理上是基本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MC-DWT算法用小波变换代替了DCT变换,在对残差信号编码时采用的是针对小波系数的统计特性专门设计的编码算法。MC-DWT算法的编码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 MC-DWT算法的编码框图
由于运动补偿后的残差图象不同于传统的自然图象,若采用一般图象的小变换编码不能显著地提高压缩效率。这种方法的另一个缺点是预测误差帧中存在明显的块边界,这对DCT变换编码来说影响不是很大,因为DCT变换是以块为基础的,而且变换块与运动估计,补偿块是对齐的,但对小波变换编码来说却是致命的,因为DWT是对整个帧进行的,这些块边界将被认为是帧的细节,于是高频子带将存在很多非零系数,对这些系数的编码不仅增加了码率,而且会增加失真。对此的一个解决方法是使用重叠块运动补偿[2](OBMC)。OBMC可以很好地克服残差帧中的块效应。通过重叠块运动补偿后的残差趋向平滑,使之适于小波变换编码。
基于变换域运动补偿的小波视频编码(DWT―MC)
DWT-MC算法首先对图象进行小波变换,在变换域中进行帧间运动估计和
运动补偿,对残差信号再进行编码,其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由于小波分解内在的多分辨特性,使得在小波域中很容易地进行多分辨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同传统的空间域运动估计相比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