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空间编程
基于空间编程
收稿日期:2007-10-29;修回日期:2008-03-04
作者简介:ANGERER Bernhard(1970-),男,奥地利公民,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面向对象的编程、面向服务的编程、组件体系结构、虚拟共享内存系统和语义环境计算系统().
(1.GigaSpaces Technologies Inc., New York 10017; 2.Rosensteel Beckmann LLC, New York 10016; 3.IBM Corporation, New York 10532; 4.清华大学 软件学院, 北京 100084)
摘 要:全面地介绍了一种基于空间的中间层编程方法。这是一种以分布式虚拟共享内存为技术基础设施的新型编程方法。其重要性在于它将分布计算的语义环境和问题领域的语义环境在极大程度上相分离,从而可以为今天软件体系结构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供具有持续可靠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协调中间件;基于代理的体系结构;基于空间的体系结构;数据网格;Tuple 空间;Java 空间
中图分类号:TP311.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3695(2008)10-3022-04
Space-based programming
ANGERER Bernhard1, WANG Tong2, ZHOU Nian-jun??3, LIU Ying-bo??4
(1.GigaSpaces Technologies Inc., New York 10017, USA; 2. Rosensteel Beckmann LLC, New York 10016, USA; 3.IBM Corporation, New York 10532, USA; 4.School of Softwar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The intention of this paper gave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about the space based approach to middleware. This model introduced a distributed, virtual shared memory infrastructure that came along with a new type of programming model. The significance is that it greatly decouples the semantics of distributed computing from the semantics of the problem domain and therefore provides sustainable answers to vivid problems in today’s software architectures.
Key words:coordination middleware; agent-based architecture; space-based architecture; data grids; Tuple spaces; Java spaces
基于空间的编程代表着分布式应用软件的新型设计方法。当前占统治地位的分布式编程是以远程过程调用(RPC)为基础。这种方法突出地体现在 CORBA 技术平台中,而且也是Web服务标准(Web-services standards)下的基本设计方法。空间体系结构(space-based architecture)则用一种极其简捷的模式完全取代了远程过程调用。其固有的简洁特性决定了它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并赋予其模块性(modularity)、可扩展性 (scalability)和源代码经济性(source code economy)的优点。
20世纪80年代早期,为了支持分布式的应用软件,耶鲁大学的 Gelernter等人开发了一种名为Linda的编程语言[1,2],从而迈出了走向空间体系结构的第一步。Linda由一套数量不多的操作(operations)与一个全局共享的持续存储,即所谓的Tuple 空间(名为Tuple 空间的技术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诞生并存在于大学的实验室中;90年代后期,Sun Microsystems采纳了空间的概念,创造了JavaSpaces 即Java 空间)―相结合构成。其协调规则与经典的编程语言特性互补因而可以轻松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