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案例分析家族内部财务舞弊问题探讨.docVIP

基于案例分析家族内部财务舞弊问题探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案例分析家族内部财务舞弊问题探讨

基于案例分析家族内部财务舞弊问题探讨   摘要:基于家丑不可外扬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不透明的家族企业管理制度,家族企业内部财务舞弊对家族企业本身和家庭成员的伤害很少被提及。通过列举近年来中国社会三个典型的家族内部财务舞弊的案例和回顾性分析最新的全球财务舞弊研究报告的数据,分析了家族内部财务舞弊的隐蔽性和广泛性。发现家族成员间的盲目信任是家族财务舞弊的主要原因。其后从机会、压力、自我合理化三个角度提出了加强家族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家族企业;财务舞弊;盲目信任;舞弊三角论;内部控制   改革开放以来,民间企业在沿海地区迅速崛起。家族内的兄弟姐妹互相支援,共同出资,白手起家,共同经营,成就了一些商业传奇。李嘉诚的长江实业集团、刘永好的新希望集团等是其中翘楚。但家族企业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排外心理制约了公司的拓展、任人唯亲导致员工归属感下降、缺乏公正合理性的管理制度等等。去年落马的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在《财经》2017年会上的演讲中曾提到一股独大的现象在家族企业很普遍,侵害了中小投资者的权益。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2014年72号文件《反洗钱工作指引》中,风险等级评估参考指标的客户特性指标也把家族企业列为第二高的等级。   但是,目前几乎所有关于家族企业财务舞弊的学术研究着眼点均在家族企业对社会外部投资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而并非对家族企业本身和家族成员投资者造成的损失[1-4]。2015年,美国学者Stephen Pedneault和Bonita K. Peterson在文章 Shattered Trust: Fraud in the Family 中首次提出涉及家族企业内部的财物舞弊对家族企业带来的更加深刻和无法弥补的伤害[5]。本文结合中国社会特点进一步探讨家族企业内部财务舞弊的成因和防范措施。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家族企业内部财物舞弊的数据难以查找,能找到的数据也以估算为主,并且很有可能远远低于实际的发生额。这是由于在家族企业发生财物舞弊后,经营者们更倾向于隐藏消息,在公司或者家族内部解决问题而不是公之于众。而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中国文化强调家丑不可外扬。家庭内部发生财务的造假与舞弊,对于家族企业本身,尤其是中小企业,是一件丢脸的事情。受害一方往往被要求沉默,等待事件被平静地解决;第二,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本身不够透明,缺乏监管[6]。兄弟姐妹间互相防备往往被认为会破坏家族内亲密的感情。所以一些资金挪用活动没有得到记录,只有财物舞弊扩大到一定规模后才被发现。 一、国内典型家族内部舞弊案例回顾   本文列举了三个国内典型的家族内部财务舞弊,为之后的理论分析提供实证案例。   (一)桥香园案例   1982年,哥哥江勇和弟弟江俊在蒙自火车站开立“铁路小吃”,这也是后面桥香园的前身。1987年,兄弟俩入驻昆明,在青年路和小西门分别开设了两家米线店。1989年,因为资金周转困难,哥哥江勇向弟弟江俊借钱两万元用于自己青年路的店铺搬迁。弟弟江俊提议该资金作为自己对哥哥店铺的投资,但不参与哥哥店铺的经营,分红两人各占一半。随着时间的推移,哥哥江勇的生意越做越大,新开设了五六家分店。而弟弟的生意则每况俞下。出于兄弟情谊,哥哥接纳了弟弟江俊,在1993年,本着“至亲至诚、同心同德“的理念,兄弟二人共同创办了桥香园。至2007年为止,桥香园的直营店和加盟店一共达到了一百多家。哥哥江勇出于对弟弟的信任,将公司的外联和财物大权全部给了弟弟江俊,自己专心于内部管理、员工培训和美食研发。哥哥江勇没想到的是,弟弟江俊通过伪造哥哥江勇签字,使用“江氏兄弟”、“桥香园”两个兄弟共有的注册商标,背着哥哥成立了云南江氏兄弟桥香园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两年后,弟弟江俊伙同公司财务李雪梅,再次通过伪造江勇签字和手印,欺骗工商部门,将之前两人共有的蒙自桥香园过桥米线餐饮文化有限公司和蒙自同德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转为个人独有,对外则宣称哥哥只是一般员工。万般无奈下,哥哥只好一纸诉状将弟弟告上法院。虽然最后胜诉,兄弟俩被判各享有公司百分之五十的资产,但产品供给、经营规模、企业发展速度和和社会形象都蒙受了巨大负面影响。   (二)真功夫案例   1994年,蔡达标、潘敏峰夫妇经营的五金店因为生意不好倒闭,以4万元投资额, 加入了其蔡达标小舅子潘宇海经营的“168甜品屋”,占50%的股权。“168甜品屋”后扩大为粥粉店并更名为“168蒸品店”。经过三人的苦心经营,“168蒸品店”后来发展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中式快餐品牌“真功夫”。因为人手不足,蔡家和潘家多位亲戚也入职公司,或做关联生意。在2006年,真功夫计划上市。跟多家风投机构接洽后,蔡达标希望争取公司控制权并将公司去家族化。与此同时,在夫妻矛盾的激化下,蔡达标私下与妻子签订协议,让出孩子的抚养权和每年一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