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竞争研究评述.docVIP

多点竞争研究评述.doc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点竞争研究评述

多点竞争研究评述   摘要: 多点竞争作为动态竞争研究的主要路径之一,是内外战略管理学界一大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阐明了多点竞争的涵义,概述了当前企业多点竞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并就其未来研究方向提出思路。   Abstract: The study of multi-point competition is still an important branch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as well as one of the main paths of the dynamic competition.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concept of multi-point competition, reviews its current research outcomes and points out some ideas about its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关键词: 多点竞争;多市场关联;竞争强度   Key words: multi-point competition;multi-market contact;competition intensity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2-0167-02   0 引言   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催生了企业之间迅速且密集的竞争互动。西方学者在研究企业间动态竞争的过程中阐述了战略的动态性,即竞争者的进攻行为会引起对手一系列的回应与反击,而当双方在多个市场存在关联时,这种进攻与反击可能在多个市场中上演,形成多点竞争(Multi-point Competition)。在企业多元化经营趋势越发明显的今天,多点竞争研究实际上更具有现实意义,也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实践的高度关注。   1 多点竞争的涵义   关于多点竞争的概念,不同学者表述不一,但基本内涵是一致的。Porter、Karnani和Wernerfelt(1985)最早提出多点竞争的概念,认为它描述了同一产品的竞争企业之间在多个地理区域市场中的竞争表现[1];而陈明哲(1996)则指出多点竞争不仅仅发生在多个地域市场,也包含了多种产品市场之间的竞争表现,同时该学者也进一步将竞争形式界定为进攻、反击、合作等[2]。而随着跨国经营的盛行,国内学者马浩(2006)将多点竞争的概念延伸至企业在多个国家市场上的对垒[3]。   由此可见,多点竞争中的“点”即广义上的“市场”,泛指产品线或细分市场(细分的标准不同,如地理位置、消费者人口特征等)以及它们的不同组合。多点竞争就是指竞争企业之间在多个产品线、多个细分市场上以进攻、反击和合作等形式展开的竞争行为[4]。   2 多点竞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   2.1 多点竞争模型及“相互忍让”理论 陈明哲学者(1996)以一个简单多点竞争模型阐述了多点竞争的基本形态,如图1。假设两家竞争企业,在产品/市场1和产品/市场2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交集,倘若一方在产品/市场1采取了降价进攻行动,势必破坏原有的竞争态势,此时另一方为牵制对方的进攻力度,则应选择在产品/市场2采取反击,争取达到新一轮的竞争均衡避免鱼死网破的阵地争夺战。   而当竞争点越来越多时,企业间的多市场关联程度也会增高,在多次竞争交互之后,企业会逐渐意识到自身竞争行为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竞争对手的反应,同时多个市场的接触增加了企业预测竞争对手反击行为的难度,这种对彼此市场进行潜在报复的机会会对彼此形成一定的威慑作用,使得企业之间更可能形成“相互忍让”(Mutual Forbearance),从而降低企业间的竞争强度和密度并通过协作促使多点竞争中企业绩效的共同提高。其中,竞争企业对彼此拥有较高水平的熟知度和威慑度是构成“相互忍让”的充分必要条件。   2.2 多点竞争与企业竞争行为的关系研究 目前,多点竞争研究最常见的研究方法是以某一行业(多为寡头竞争的行业)的竞争情况为背景,通过实证研究研究多点竞争对企业竞争行为的影响。本文将这些实证研究归结为两大方面。   2.2.1 多点竞争与竞争强度的关系 根据“相互忍让”理论,多个市场的重叠使企业间更有可能“相互忍让”,从而降低彼此的竞争强度。而这一结论也得到了早期学者Heggestad和Rhoades(1978)、Gimeno和Woo(1996)的实证研究支持:前者以当地187家银行为样本,后者以3000容量的美国航空市场作为样本研究,均发现多市场关联会极大削弱企业间的竞争强度。   然而,也有学者对此结论提出不同的看法。譬如,Greve(2008)通过研究发现随着企业多市场接触的增多,企业间的竞争行为不仅不会减弱,反而会更加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