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108线GZ40黄棋段N3合同段基层试验段总结.doc

国道108线GZ40黄棋段N3合同段基层试验段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道108线GZ40黄棋段N3合同段基层试验段总结

国道108线GZ40黄棋段N3合同段 路基基层铺筑试验段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 国道108线GZ40黄棋段N3合同段由中铁三局集团公司承建,路基基层由三个区段组成:K11+549.16~K11+760、K11+835~K12+016及K12+154~12+519.325。根据施工现场实际及本合同段的实际情况,选取K11+600~K11+720段做为本合同段路基基层铺筑试验段。 三、施工设计 基层设计为水泥稳定碎石,20厘米厚,设计回弹模量400Mpa; 结构层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配合比为:水泥:碎石=6:94,7天(6天湿养,1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 结构层材料组成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碎石的压碎值应不大于35%,单颗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40毫米,级配组成应符合试验配合比要求。(详见试验报告) b.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应达到如下要求:97%。 四、主要施工工艺 本工程基层采用20cm厚的水泥稳定碎石。 1、基层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化施工。首先对路基底基层重新进行测量复核,然后进行施工放样,画方格网,控制施工。 2、准备下承层:对路基底基层压实平整为设计规定的路拱,并进行检查验收,在合乎要求的路基底基层上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3、运输上料:用30装载机从料场向拌和机上料,通过电子计量器控制配合比。 4、摊铺: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摊铺作业,然后用压路机碾压密实。 5.碾压:先进行静压3次,然后一级振压3次,二级振压2次,完毕后静压1次找平。 6.质量检测 用全站仪和水平仪对完成的底基层面进行检测横坡(±0.5%,)、纵断面高程。 用灌砂法检查压实度。 用路面弯沉仪检查弯沉值。 五、施工所需主要设备与机具 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压路机 YZ16 台 1 2 装载机 成工30B 台 1 3 强制拌和机 YZ500型 台 1 4 电子配料器 YZ800型 台 1 5 水准仪 S3 台 1 6 全站仪 南方 台 1 六、弯沉值计算: (1)E0=40MPa(设计回弹模量) E1=180MPa(设计回弹模量),H1=18cm(设计厚度) E2=400MPa(设计回弹模量),H2=20cm(设计厚度) αL=0.384(查双层体系表面弯沉系数图) (2)由公式h21=h1 3 E1/ E2 = 18 3 180/ 400 =13.8cm 模量比h21 /δ+h2/δ=13.8/10.75+20/10.75=3.144 K1.E0/ K3E2=1.2×40/1.0×400=0.12 从附图A.0.3查得αL为0.29 (3)F=3.643×0.3841.8519=0.619 L1=2Pδ/( E0 K1 )×αL×F =0.563cm 计算设计弯沉值:56.3×10-2mm 计算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J 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附录A回弹弯沉值的计算与检测) 七、试验结果: (1)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及施工的实际情况,集料采用粗砂掺合粗集料施工,K11+600~+720试验段采用25%的粗砂掺合粗集料施工,根据现场检测的结果,能满足设计的标准。 (2)材料的松铺系数:1.40;一次铺筑的合适厚度为28.0cm。 (3)集料数量控制:预先对材料进行准备,上料采用电子自动计量,用装载机装料。 (4)集料摊铺:采用人工配合装载机和自卸汽车摊铺。 (5)拌和采用YZ500型强制拌和机,严格按施工配合比进行拌料。 (6)最佳含水量控制在4.8%。 (7)压实机具为YZ16压路机,沿线路纵方向进行碾压,先进行静压3次,然后一级振压2次,二级振压1次,完毕后静压1次找平。碾压速度2.0公里/小时。 (8)密实度采用灌砂法检查,自检7组,全部合格。 (9)弯沉值利用路面弯沉仪检测,共检测76点,其中小于56.3×10-2mm的点共75点,大于56.3×10-2mm共1点,1点局部补强,平均值27.31×10-2mm,均方差11.51,代表弯沉46.24,回弹弯沉检测合格。(详见回弹弯沉检测报告) (10)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详见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检测报告) (11)采用随机取样法对K11+600~K11+720段钻芯取样,检查完整性和厚度。 八、经验与教训 摊铺施工工艺时应加强底基层顶面基层拌和料的均匀性,消除粗细集料在基层下部的离析现象。 严格控制松铺系数,确保松铺厚度,保证基层厚度。 加强施工过程中混合料的拌和工艺,严格按配合比施工。 对试验段出现的个别问题在以后的路基施工中进行改正。 九、附件:有关资料 1、标准试验 2、基层压实度试验(灌砂法) 3、回弹弯沉检测报告 4、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无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