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多长寿启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师多长寿启示

大师多长寿启示   被尊为“国学大师”的著名学者季羡林、任继愈,一个寿高98岁,一个寿高93岁。而在已去世和尚健在的著名专家学者中,像季、任两位寿高的“大师”级人物不在少数。例如,已故的启功93岁,齐白石94岁,巴金101岁,马寅初101岁,钱学森98岁,尚健在的周有光104岁……那么,大师多长寿的缘由何在?他们的“长寿之道”又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养生必先养德      在如何才能长寿这个问题上,孔子有自己的见解。他明确地将道德修养与寿命长短联系在一起。他在《论语》中提出了“仁者寿”的观点,后来又有“大德必得其寿”的论述。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首席教授、荣获首届“国医大师”称号的、现年93岁的邓铁涛先生认为,“养生必先养德,缺德者难长寿”。他说:“太师之所以长寿,是因为他们的胸襟宽广,时常考虑的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要做大事业,因此他们不会看重个人一时得失,对苦难、挫折的耐受力特别强。” “心态才是决定长寿的重要因素。”   马寅初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教育家,1955年写就《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一文,1957年在北京大学讲演《新人口论》并向人大提案计划生育。在当时,“新人口论”因与领袖的“人多是好事”之说相左而受到批判,他则坚持己见,拒绝检讨。他在被迫辞去北大校长职务、全国人大也罢免了他的常委职务之后,继续钻研“新人口论”。直到1979年,他才被恢复名誉。毫无疑问,马老的铮铮铁骨,表明他就是个大德之人。   马老如此,其他享有高寿的“大师级”人物从不同角度也表现了他们的“德”,譬如巴金强调的是“讲真话”;季羡林则说:“我就两条:爱国和勤奋。”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钱学森也说:“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任继愈同样声言: “无论是作为一个普通公民,还是作为一名学者,第一位的是要爱国。”这些,都体现了他们的高尚情操,也表明“大德必得其寿”的论述是有道理的。      “三不主义”      季老曾说:“我已到了九十岁,可谓长寿矣,因此经常有人向我询问长寿之道、养生之术,我敬谨答日:养生无术是有术。”   何谓“养生无术是有术”?那就是: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   季老说:“我这个‘三不主义’,容易招误会。其实,我并不绝对反对适当的体育锻炼,但不要过头。”   应该说,“动”在生命中的价值是不可否认的。但对于运动是不是可靠的益寿之道这一问题,1985年在纽约召开的国际老年学学术会议上,却只有三分之一的学者赞成此说,另有三分之一的学者不赞成此说,其余的则表示“吃不准”。不过,即使赞成运动有益长寿的人,也主张体育锻炼要循序渐进和适可而止。若运动过度,可以加速身体某些器官的“磨损”使生理功能失调,人的寿命反会因此而缩短。   季老说:“至于不挑食,其心态与上面相似。有人刚逾不惑,就开始挑食,蛋黄不吃,动物内脏不吃;每到吃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窘态可掬,看了令人失笑。以这种心态求长寿,岂非南辕而北辙!”在《季羡林之谜》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季老说: “有的人吃东西禁忌多如牛毛,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尝。吃一个苹果要消三次毒,然后削皮,削皮的刀子还要消毒,削了皮的苹果还要再消一次毒,此时的苹果已经毫无味道了,只剩下消毒药水味了。”“从前化学系有位教授,吃饭要仔细计算卡路里的数量,再计算维生素的多少,吃一顿饭用的数学公式之多等于一次实验。结果怎样呢?结果是每月饭费超过别人几十倍,而人却瘦成一只千巴鸡。一个人到了这种地步,还有什么人生之乐呢?”季老的观点是:“有什么吃什么,从不挑肥拣瘦,只要符合口味,什么胆固醇、高脂肪,一概通吃。”许多长寿名人如马寅初、启功、丁聪等,都主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季老说:“我个人认为第三点最为重要,这就是对什么事情都不要嘀嘀咕咕,心胸开朗,乐观愉快,吃也吃得下,睡也睡得着,有问题设法解决之,有困难则努力克服之。”“人应该顺其自然,老了,难免会有些小毛病,闹些不舒服,我从不把这些放在心上,爱怎样就怎样。”   在《周有光百岁口述》一书中,有“汉语拼音之父”之称的周有光先生说道:“我现在有‘三不主义’:一不立遗嘱,二不过生日,三不过年节。”都是“三不主义”,季老与周老的内容不同。但也有相同之处,这就是他们都有一颗乐观处世的心。   乐观地对待疾病是“不嘀咕”的重要内涵。在这方面,书法和文物鉴定大家启功先生也是笑对病痛的大师。请看他诙谐风趣的《渔家傲?就医》:“痼疾多年除不掉,灵丹妙药全无效,自恨老来成病号。不是泡,谁拿性命开玩笑。牵引颈椎新上吊,又加硬领脖间套。是否病魔还会闹?天知道!今日且唱渔家傲。”      养生要“忙”      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副会长、年逾九旬的著名漫画家方成在回答关于他的养生之道时写了这样一首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