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姜夔词作为雅词之典范及其对后世影响
姜夔词作为雅词之典范及其对后世影响
姜夔词创造性地将婉约与豪放两种词风融合在一起,以其清刚雅正、冲澹秀洁的风格,一洗流行一时的纤?T靡丽风气,为雅词的创作树立了典范,开拓了词史上一种新的审美范式。同时,也对其后的词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词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姜夔词;雅词;清刚雅正;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7)06-0080-03
谭宇宏(1968―),女,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黑龙江省文联副主席,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一个作家在文学史上地位的高低和影响的大小取决于其作品的审美内涵及其作品在多大程度上蕴含了新的审美要素,在多大程度上开拓了文学发展的空间。姜夔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在当时和后代产生了广泛影响,这一方面是因为其词为雅词的创作树立了典范,开拓了词史上一种新的审美范式。另一方面,其自身作为江湖清客,以诗词干谒求取生活之资的方式为文人在仕隐之外寻求另一条生活道路做出了榜样,从而为诗词创作走向职业化创造了可能。
一
“雅”本是中国古代美学批评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最早应源于先秦儒家关于音乐的评论,《论语?阳货》中即有孔子之言“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在宋代以前,“雅”已作为审美观念和文学批评术语,流行于音乐及文学领域。
而词作为一种新体裁,它最初本是配合当时流行音乐(俗乐)演唱的歌词,是供人们于酒宴歌席上娱乐消遣的,其内容多为男女恋情、离愁别恨,同时,它又因为具有俚俗的色彩而被视为与严肃的“雅”文学相区别的一种体裁。所以,“倚声填词”往往被视为“小道”而难登文学的大雅之堂。至北宋范仲淹、王安石,特别是苏轼出现于词坛之后,词的表现内容开始拓展,同时,词出现由抒情向“言志”转化的趋向,进一步文人化,即以词来表现文人士大夫的志趣怀抱、身世感慨,而文人士大夫由于受传统审美观念的影响,大多崇雅。因而宋代词的创作出现了雅化的倾向,这种倾向在柳永、晏殊、张先等人的作品中已初露端倪,至苏轼“以诗为词”更在雅化的路上迈了一大步。到南宋,这种崇雅风气更呈现出大盛局面。南宋王朝偏安江南,江南山清水秀,四季风景宜人,因而,统治者们在此纵情声色、挥霍享乐,文人的湖山游赏之风也大为盛行。南宋文人士大夫的性格往往具有多重性,往往既是贵胄子弟,又是文人雅士,另一方面,南宋小朝廷不思恢复,贪图安逸,苟安一隅,排斥压制主战派,迫使很多人厌倦政治、逃避现实而心生归隐之念,将生活兴趣转向“山林之趣”。这些情况也自然使当时的词学批评中出现了崇雅倾向。绍兴十二年(1142)?阳居士在编选的词集《复雅歌词》序言中说:“吾宋之兴,宗工巨儒,而四方传唱,敏若风雨,人人歆艳咀味,尊于朋游尊俎之间,以是为相乐也。其韫骚雅之趣者,百一二而己。”[1]?阳居士倡导“骚雅”,批评了唐五代词的“淫艳猬亵”,并从唐以来的词中选出四千多首,编为五十卷。绍兴十六年(1146),曾?U又编《乐府雅词》三卷,拾遗二卷,并在序中申明所选词皆是朝廷及名公之雅词。淳熙十四年(1187),曹冠在词集《燕喜词?序》中进一步将“雅词”的内涵概括为:思想典正平和,选词用语典雅,格调清新自然而不俗。詹效之在《燕喜词》的“跋”中则认为,雅词之雅在于“旨趣纯深,中含法度,使人一唱而三叹,盖其得于六义之遗意,纯乎雅正者也。……矧斯作也,和而不流,是以感发人之善心,将有采诗者播而扬之,以补乐府之阙,其有助于教化,岂浅浅哉”!显然,这里所说的雅词的涵义,与后来张炎在《词源》中所提倡的“雅正”之“雅”有所不同,而是“得六义之遗义”,含有儒家温柔敦厚之旨。沈曾植在《全拙庵温故录》中认为,“雅”有“义取大雅”和“协大晟府音律”两种意义:“宋人所谓‘雅词’,亦有二义。此《典雅词》‘义取大雅’,若张叔夏所谓‘雅词谐音一字不放过’者,则以协大晟音律为雅也。”
二
在这样的复雅思潮中,姜夔作为一位精通音乐的词人,以其词作十分讲究音律,得到了时人的好评。陈模在《论稼轩词》(《怀古录》)中较早对白石词给予较高评价:“近时作词者,只记周美成、姜尧章等,……或曰:美成、尧章以其晓音律,自能撰词调,故人盛服之。”柴望则从白石词风格的独特性方面来对其加以推赏:“词起于唐而盛于宋,宋作尤莫盛于宣、靖间,美成、伯可各自堂奥,俱号称作者。近世姜白石一洗而更之。‘暗香’、‘疏影’等作,当别家数也。大抵词以隽永委婉为上,组织涂泽次之,呼嗥叫啸抑来也。唯白石词登高眺远,慨然感今悼往之趣,悠然托物寄兴之思,殆与古[西河][桂枝香]同风致,视青楼歌红窗曲万?V。”
南宋末年,张炎在其著名的词学理论专著《词源》中对雅词创作进行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