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经济跟文化.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边疆经济跟文化

2007 年第 3期 边疆经济与文化 No32007 (总第 39期 ) THE BORD ER ECONOM Y AND CULTUR E GeneralNo39 论民国时期桂东南的禽畜饲养与出口贸易 庞 济 燎 (广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广西 桂林 54 1004) 摘  要 : 民国时期是桂东南禽畜养殖业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期间 , 受运输 能力以及饲料缺少等因素的制约 , 桂东南的禽畜养殖方式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范围之内; 但在市场资本因素的 影响下 , 桂东南开始出现较大规模的禽畜远程贸易。民国时期玉林五属的禽畜养殖与贸易是该行业市场化 、 规模化的一个过渡时期 , 开启了以后发展的大门。 关键词 : 桂东南 ; 禽畜养殖业 ; 对外贸易 中图分类号 : K 258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2007) 20世纪末 , 商贸性质的禽畜养殖业成为玉林区域 (包括玉林市 、博 白、陆川 、北流 、兴业 、容县 ; 玉林五属是民国遗留下来的称呼 , 也主要包括这一区域 ) 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是农民增收的 渠道之一 。该产业 , 以铁路为渠道从外界运进饲料 ; 以本地农户为劳动单位进行小规模养殖 ; 以珠江三角 洲为产品输出地赢取利润 。该区域的农民从中受益匪浅 。 一 、玉林五属各县的禽畜养殖概要 1. 禽畜的养殖量 民国时期 , 玉林五属地区的主要禽畜有耕牛 、生猪 、鸡鸭等 。耕牛与生猪最重要 , 养殖的数量多 , 价 值相对而言也比较高 。各县对牛的养殖在 10 000—30 000头之间 , 唯兴业县约 5 000头 ; 对猪的饲养在 20 000—90 000头之间; 对鸡的养殖在 25—60 万只之间 , 唯兴业县约 6 万只。玉林五属平均每户养殖的禽 畜数量为 : 09头耕牛 ; 14 头生猪 ; 3 至 6 只鸡 , 其中 , 若每户有 5 人 , 则博 白、玉林两县人均饲养 1 [ 1 ] 只 , 北流 、陆川 、兴业人均饲养不足 1只。 2. 禽畜养殖与饲料关系 饲料生产与禽畜养殖关系密切 , 由于当时无法便利地从外地运进 , 饲料只能靠当地生产 。所以农家的 禽畜饲养量取决于农家自身的饲料生产量 , 这对禽畜养殖是一个很大的制约 。由于缺少饲料 , 禽畜养殖一 般只能作为副业 。“县属无畜牧专业 。日常饲养牛 、猪 、鸡 、鸭 、鹅 、鸽等 , 仅为农家副业而已。其中以 养牛 、猪 、鸡为最普通 。牧养情形 , 牛 , 日放于山野 , 夜饲以稻秆或杂草 ……鸭放牧于水田 ……猪之饲

文档评论(0)

rache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