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孰画派形成遗忘及当代发展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姑孰画派形成遗忘及当代发展研究

姑孰画派形成遗忘及当代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尝试结合姑孰画派创始人萧云从的生平以及当时的历史社会条件,分析这一画派的形成,并对其被遗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姑孰画派在当代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姑孰画派;萧云从;形成;衰落;发展   姑孰画派形成自明末清初,是一只异军突起的地域性画家群体。姑孰画派的形成与发展均与当时的区域文化和经济深厚的渊源有关。这一画派延续时间虽然较短,但其本身所具备的魅力依然吸引着美术家的视线。目前,国内关于姑孰画派的研究相对较少,这显然是与其在绘画史上所发挥的作用不相称。因此,有必要围绕姑孰画派进行梳理,探索其形成及遗忘以及在当代的发展。为此,本文将围绕姑孰画派的形成、遗忘及当代发展展开一定的研究。   一、姑孰画派的形成及遗忘   (一)姑孰画派的创始人――萧云从   姑孰画派的创始人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萧云从,他的画被很多画家学习模仿。他生前作画的活动场所主要是江苏和安徽。50岁之前经常在江苏高淳附近进行艺术创作。自52岁以后,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当涂,从那以后直到辞世一直生活在家乡。萧云从一直学习都非常刻苦,在诗、书、画方面都作出了一定的成绩,人物画和山水画被世人广泛认可。他一生创作了很多有想象力的画作,据史书和藏品来看,其画作有300余幅。这些作品或宏伟壮观,或淋漓尽致,内容多表现家乡的山水,通过这些画作,让我们深切了解到了萧云从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认真态度。   (二)姑孰画派的形成与成名   萧云从被世人广泛知晓是在他逝世100年后,而姑孰画派则在人们广泛知晓他之后逐渐诞生的。公元1772年,乾隆要修改完善《四库全书》,他下诏让安徽学政朱筠颇到京城主责编辑撰改全书事宜。在这期间,当时的著名画家黄钺在进贡的多部优秀创作中发现了《离骚图》,觉得甚好,赶紧将它进行了记录和描述,然后呈递给乾隆皇帝欣赏。这之前,徽州的曹文埴也进献给乾隆皇帝一幅他珍藏多年的萧云从的山水长卷,乾隆皇帝非常喜欢。这是由于这两幅作品被带到了乾隆皇帝跟前,才让萧云从被皇帝知晓并欣赏。   姑孰画派出现在黄钺以后的史载中。公元1795年,黄钺整理了《于湖画友录》,里面著录了多位画家,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萧云从。在1815年,他又对《画友录》进行了增加和删改,里面总共记载了72位著名画家,萧云从依旧位居第一位。黄钺因为著录了72位画家而闻名于画坛中,加上其官职和地位在当时都非常高。于是,后人就以黄钺的家乡姑孰(古称)来命名这个画派。因此,就有了姑孰画派,而萧云从也被世人尊称为姑孰画派的祖先。   (三)姑孰画派遗忘及原因   明晚期,萧云从的“姑孰画派”对世人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乾隆时期,由于当时的著名画家、艺术评论家、军机大臣黄钺非常欣赏萧云从,使萧云从得到了乾隆的认可。在黄钺的宣扬下,姑孰画派在当时达到兴盛的顶峰,同时影响着当时的很多中外著名画家。但200年以后,姑孰画派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总结有以下原因:   一是,缺乏优秀的传承者。没有真正的优秀继承者传承下去。虽然萧氏画学收了很多学生,但这些学生大都活的时间不是很长。虽然黄钺想将姑孰画派继续发扬光大下去,但是仅凭他的个人能力也很难实现。   二是,经济重心转移,地位丧失。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姑孰画派渐渐丧失了它的地位。明晚至清初时期,姑孰是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很多文人雅士聚集于此。而作为此地姑孰画派始祖萧云从的艺术理念与当时的复古绘画截然不同,因而吸引了大批优秀画家,极大地宣扬和推动了姑孰画派的发展,使姑孰画派在当时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但清中期后,徽商逐渐发展起来,导致经济重心开始向江浙一带转移,从而影响了很多文人雅士和绘画精英,大批优秀人才在新安江畔聚集,诞生了“新安画派”。   三是,画者安于现状,不求创新。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画家们开始满足现在的状态,使他们不再积极创新画作,而开始享受生活。随着“姑孰画派”先辈们的离世,后来的继承者对“姑孰画派”的推崇不再像以往一样,没有先辈的那些经历,加上“姑孰画派”在乾隆时期的创作属于没有真情实感,使得“姑孰画派”没有实质性的精神内涵,这种没有思想灵魂的创作最终会被后人摒弃,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创作理念。   二、姑孰画派的当代发展研究   1949年后,我国继续发扬和传承姑孰画派特征的国画艺术。1958年成立了县文联,专门引入了艺术家在当地进行创作与研究。并开设培训学习班、举办作品展,不断将其艺术发扬光大。在县画界中声望最高的当属朱月湖、迟明、朱白亭三位画家,他们的山水、花鸟等画作很多都被业界称赞。而老家是当涂后居住在芜湖的黄叶村,擅长人物、花卉,特别是画竹,被称为“江南一枝竹”。之后以邢齐山、杭法基、魏培基等为代表的山水画的画家也推陈出新,创作出大量有新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