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刘皇后不称帝原因探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真宗刘皇后不称帝原因探析

宋真宗刘皇后不称帝原因探析   摘要:刘娥是宋史学界较为关注的女性之一。她是宋真宗的皇后,宋仁宗时以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十一年,当时位高权重,却没有像武则天那样改朝称帝。究其原因,这与当时的社会、制度、士风和个人四个方面有很大的关系。   关键词:刘娥;社会基础;防范措施;政治结构;实用主义      刘娥,是宋真宗在大中祥符五年册立的皇后,她“性警悟,晓书史”,且能博闻强识。很多事情,刘娥不但能记其主要情节,而且能够引证史书中的类似事件,提出参考意见,深得真宗的厚爱。天禧四年,“帝久疾居宫中”时,“事多决于后”(卷二百四十二)。[1]由此可见,刘娥既有较高的从政素质,又有一定程度的参政经验,这便为她以后的垂帘听政奠定了基础。   乾兴元年真宗病故,13岁的仁宗即位。真宗遗诏“尊后为皇太后,军国重事,权取处分。”(卷二百四十二)[1]作为皇太后的刘娥,垂帘听政达11年,在宋代8位垂帘听政的皇太后中,是听政时间最长、权力最大的。她不但形式上拥有了皇权,还真正实施了皇权。时“事皆决于后”,以致“中外为忧”(卷三百十)。[1]可是刘娥并没有称帝为女皇。明道二年刘太后遗诏云“吾爱遗先朝,保助今圣,绵历十载,忧勤一心,以天下之母仪,沐人君之荣养……迄臻大宁”终发出了“无愧前古”之声。(礼三二之一)[2]   究刘娥未称帝之因,本文试作以下分析:   1.宋代士庶界限的模糊,使女皇的产生失去了社会根基   1.1她不像武则天那样有庶族集团的支持   唐代时,士庶之争还有余烈,庶族代表的新兴力量是进步势力。而武则天“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扩大科举制、荐官范围,给庶族地主进入仕途、参与政权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同时起用了大批庶族地主担任各级官职。所以她成为庶族地主政治经济利益的代表人物。   而宋代,门阀士族彻底衰微。经济上的“千年田换八百主”的动荡给政治以很大的影响。宋代选官“家不尚谱牒,身不重乡贯”[4](卷三十五)。一些名门贵族,时时受着经济浪潮的冲击,有时仅为一时显贵。如三朝元老富弼,死后不久便“家世零替”。在这种情况下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集团很难形成,合与不合多取决于个人好恶或政见的同异,带有很强的个体性、主观性,所以由此而形成的集团也多不稳固。在这种势态下,刘娥只是代表个人,没有庶族集团的支持,不像武则天那样作为一种新兴势力的代表,缺乏强有力的推动力。刘娥选拔人才范围广泛,但其依靠力量也常变动,如她利用丁谓、曹利用、冯拯等,得以垂帘听政,于是丁谓等显赫一时,但当不再需要他们时,便采纳王曾的建议,借山陵事件,处置了丁谓、雷允恭。   1.2她没有外戚集团的支持   宋代皇帝娶妻,不像唐代那样“妙择天下令族”,而多不讲门第。刘娥被册立便是一例。她没有显赫的门第,没有强有力的外戚势力巩固其地位。现举《宋史》中与刘娥最亲的几人为例。   刘通是刘娥的父亲。他曾任虎捷指挥使、嘉州刺史。但他“从征太原,道卒”时刘娥尚在襁褓中。(卷二百四十二)[1]   龚美是刘娥的第一个丈夫。刘娥因了他才得以与真宗结合,因而她很感激龚美。又因她无宗族人,于是以龚美为兄,赐姓刘。刘美曾任右侍禁、内殿崇班、洛苑副使等职。但他是银匠出身,个人素质能力有限,终不能成为强有力的力量。   钱惟演把妹妹嫁给刘美,从而成为刘娥的外戚。他博学能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很高。但他攀权附贵的做法,为时人所不齿,在政治上终不很得意。   刘娥也曾努力拉拢一些在朝的刘姓臣僚,但不能如愿。如下面两人:   刘综“知开封府,一日奏事毕,真庙延之从容曰:‘卿与中宫近属,已拟卿差遣,当知否?’综变色作秦音‘启陛下,臣本是河中府人,出于孤寒,不曾有亲戚在宫中。’未几出知庐州。”[5]   刘烨“为龙图阁直学士权开封府,明肃太后朝独召对。后曰:‘知卿名族十数世,欲一见卿家谱,恐与吾同宗也。’烨曰:‘不敢。’后数问之,度不可免,因陛对为风眩,仆而出,乞出知河南府。”(卷第十六)[6]   可见,刘娥并不能以她的身份拉拢刘姓士僚,无法结成既可自保又可抗衡政敌的集团。势单力薄的局面,使刘娥不能从垂帘听政走向称帝当政。   2.宋初的防范措施   宋朝立国“专务矫失为得”,为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定了严密的亲属回避法,限制宗室、外戚的进用,以避免汉、唐外戚宦官祸国的悲剧。太宗即位,下诏“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7](卷一十七)真宗时多恪守祖宗家法。   这些防范措施的制定,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至于它能不能起效,要看这种制度能否被真正执行。事实上,宋仁宗就执行的比较好,这与当时的士风有关。   3.敢于直言犯谏之臣的牵制   宋代政治结构已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便是以士大夫为基础的文官体制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