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不同类型家庭分别实施规模化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实践研究
对不同类型家庭分别实施规模化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实践研究
导语
深圳宝安区课题组经长达三年的认真、规范、刻苦求实的课题研究与实践,本课题于2009年9月12日顺利结题,并获得了上级教育部门、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及有关专家们高度的评价。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课题鉴定小组组长赵忠心在宣读评审意见时说:本课题选题适应我国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需要是推动理论研究的最根本的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出现了一些特殊家庭结构、生存条件和环境特殊的家庭,一般属于弱势群体,家庭教育中问题和困难相对比较大,迫切需要给予个别指导。理论界对一般家庭的子女教育的规律研究得比较充分,而这些特殊家庭的子女教育没有给予必要的关注。这个课题的研究主动地适应了这种需要,充分表明课题组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本课题研究的成果是丰厚的:初步掌握不同类型家庭子女存在的问题,家庭教育的原因,实验、探索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和途径。不仅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而且揭示了一些家庭教育的规律,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价值。
如此大规模的家庭教育个案指导实验研究,在国内很少见,充分反映当地教育部门领导的远见卓识和魄力,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宝安教育界的凝聚力。这个课题的研究和成果,可以有效地克服家庭教育指导一般化和无的放矢的缺陷,使家庭教育指导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把家庭教育指导进一步引向深入,大大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效性;所选择的六种类型很具有典型性,它的研究成果具有全局意义。
本课题研究坚持指导实践和理论研究密切相结合,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双丰收。在研究的实践过程中,不仅转化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家长的教育能力和素质,也培养了一批研究和指导家庭教育的骨干教师,涌现出了一批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学校,对推动当地家庭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对全国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指导具有示范的意义。
一、调查研究成果摘要简介
调查是为了摸清情况,弄清真实现状,把握问题的关键,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总课题组和五十多所子课题学校对六种类型的家庭状况作了全面而认真的调查。其中,一般背景调查具有62353个样本;六类家庭各自的样本数是:独生子女家庭12730个;流动人口家庭9854个;单亲家庭具有17895个;贫困家庭具有4276个;政策性致富家庭5791个;行为失范学业不良问题生家庭11907个。
六类问题学生家庭样本数为833个,最后被采信的样本数为595个。
(1)调查表明,问题学生占16.2%,其发生率以单亲家庭为最高,为48.9%,应引起社会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平时观察、介入家庭了解等调查方法,获得了以下几点重要的资讯。
各类家庭都产生了一定比例的问题学生,问题学生共同特征是:情绪心理、行为纪律、学业成绩不良,经学校教育难以转变。
其中以单亲家庭中产生问题学生的比例为最高,占被调查的8所中小学、幼儿园595位学生中的48.9%。
贫困家庭问题生发生率排第二位,占被调查的657位学生中的35.2%。
政策性致富家庭问题生发生率排第三位,占被调查的1505位学生中的26.5%。
独生子女家庭问题生发生率排第四位,占被调查的4137位学生中的16.2%。
流动人口家庭问题生发生率排第五位,占被调查样本6737位学生中的12.7%。
对七所学校7737位学生的调查,发现有1251人属行为失范、学业不良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中的16.2%。
以上调查数据,由于单亲家庭和贫困家庭取样基数较少而有可能偏高,但排位趋势是准确的,因为课题组又做了一个101位典型的问题生其家庭所属类型的分布统计,结果是:
单亲家庭占26.7%;独生子女家庭占20.6%;全职妈妈家庭占17.8%;流动人口家庭占8.9%;托付型家庭占8.9%;三代同堂家庭占7.9%。
我们对9所学校17895位学生的调查,单亲家庭占不足4%。单亲家庭的孩子人数并不多,但产生的双差生占如此大的比例,其它类型家庭产生问题生的比例也相当高,不能不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高度重视。
(2)各类家庭的问题生,问题呈现有共性,也有特异性。
A.不同类型家庭的问题生,均存在16-20种影响进步成长的问题。其共同的问题是:非智力因素发展不良,道德品质得分偏低,与父母的关系不融洽。造成这个表现的家庭教育原因,一是家长教育观念落后。二是家长自身教育素质偏低,其中“科学教子方法”、“处理亲子及家人关系”及“学习上进”三项评价较低。三是几乎全部问题学生其家庭教育方式不是属于“溺爱型”、“放任型”,便是“暴力型”和“唠叨指责型”,极少属于“民主平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