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2-20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2-201

第 二 章 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2 3)鞭毛的构造及其运动机制 细菌鞭毛着生于细胞膜上,但运动支点由细胞壁提供。 鞭毛的构造:基体、钩形鞘、鞭毛丝 大肠杆菌鞭毛: 基体-4个环:L、P、S-M,C环 钩形鞘-鞭毛钩,可做360度旋转 鞭毛丝-鞭毛蛋白,螺旋状排列 3)芽孢的形成与芽孢的萌发过程 形成---7个阶段 轴丝形成、细胞膜内陷(细胞不对称分裂)、前芽孢、双层隔膜形成(抗辐射性)、芽孢衣合成并形成皮层(高度脱水)、芽孢成熟(抗热性)、芽孢囊裂解(芽孢游离) 4)芽孢的耐热机制 芽孢的构造 孢外壁--主要含脂蛋白,透性差 芽孢衣--主要含疏水性角蛋白,抗酶解、抗药物 皮层--主要含芽孢肽聚糖及DPA-Ca,渗透压高 核心:芽孢壁、芽孢质膜、芽孢质、核区 鞭毛运动机制:“旋转论”(rotation theory) “挥鞭论” (bending theory) 西佛曼(M.Silverman) 和西蒙(M.Simon)的 “拴菌”试验 (tethered-cell experiment) 问题2:鞭毛如何生长? 鞭毛的生长方式是在其顶部延伸 (三)细胞的结构 7、细菌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 鞭毛(flagellum,复flagella) 3)鞭毛的结构及其运动机制 (参见P59) If, indeed, Yonekura and colleagues are correct, then action at a distance” --the assembly of a structure at a location far away from the bacterial cell --is a much more sophisticated process than any of us could ever have envisaged. -----------Robert M. Macnab 这个远离细菌细胞的结构的装配过程“是一个比我们任何人以前所 想象的都要更复杂的过程”。 4)鞭毛推动细菌运动的特点 (1)速度 一般速度在每秒20~80μm范围,最高可达每秒100μm (每分钟达到3000倍体长),超过了陆上跑得最快的动物 ——猎豹的速度(每分钟1500倍体长或每小时110公里)。 (2)方式 细菌以推进方式做直线运动 (逆时针方向旋转) 以翻腾形式做短促转向运动 (顺时针方向旋转) 3. 菌毛(fimbria,复数fimbriae) 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数量较多的蛋白质类附属物,具有使菌体附着于物体表面的功能。 每个细菌约有250~300条菌毛。有菌毛的细菌一般以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居多,借助菌毛可把它们牢固地粘附于宿主的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的粘膜上,进一步定植和致病。 性毛(pili,单数pilus) 构造和成分与菌毛相同,但比菌毛长,数量仅一至少数几根。 性毛一般见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雄性菌株(即供体菌)中,其功能是向雌性菌株(即受体菌)传递遗传物质。有的性毛还是RNA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 4.芽孢 1)概念 1876年,科赫在炭疽杆菌中发现芽孢。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 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 的休眠体, 称为芽孢(endospore或spore,偶译“内生胞子”)。 2)细菌芽孢的特点 整个生物界中抗逆性最强的生命体,是否能消灭芽孢是衡量 各种消毒灭菌手段的最重要的指标。 常规加压蒸汽灭菌的条件:121℃,15 min以上 115℃,30 min以上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重新转变成为营 养态细胞;产芽孢细菌的保藏多用其芽孢。 产芽孢的细菌多为杆菌,也有一些球菌。芽孢的有无、形态、 大小和着生位置是细菌分类和鉴定中的重要指标。 芽孢与营养细胞相比化学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容易在光学显微 镜下观察。(相差显微镜直接观察;芽孢染色) (三)细胞的结构 (参见P53-54) 当芽孢发芽时,芽管可以从极向或侧向伸出,这时,它的细胞壁还 是很薄甚至不完整的,因此,出现了很强的感受态(competence)——接受外来DNA而发生遗传转化的可能性增强了。 皮质 芽胞

文档评论(0)

189****1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