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精神病药治疗 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精神科 王 雷 内容 精神分裂症的全病程治疗 抗精神病药的选择 抗精神病药作用机制 多巴胺通路 多巴胺的四条通路 中脑皮质通路----阴性症状、认知障碍、抑郁症状 中脑边缘通路----阳性症状 黑质纹状体通路----锥体外系反应 结节漏斗通路----催乳素升高 全病程治疗 急性期 巩固期 维持期 停药期 急性期治疗 抗精神病药的选择 抗精神病药的选择 靶症状 用药史(疗效、不良反应) 自身躯体状况 经济状况 服药依从性 常用抗精神病药种类、特点 第一代 奋乃静、氟哌啶醇、舒必利 第二代 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齐拉西酮、氯氮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原型) 第三代 阿立哌唑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定义 很难对非典型药物下一个确切定义, Falkai教授将其定义为具有明显治疗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的作用,而EPS又很少一类药物,具有以下4个特点: (1) 对精神分裂症有比较好的疗效 (2)在改善阳性、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方面反映出来的治疗作用比较强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定义 较少或不会引起EPS 不会因催乳素水平升高而导致内分泌方面 的 不良反应(月经紊乱,溢乳等)。 狭义的非典型标准仅能满足以上1~2条,即低EPS和很少出现或无催乳素升高,EPS少是关键要素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定义 Kapur教授综述以前有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定义,发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最根本的特性:(1)低EPS; (2)避免持续催乳素升高。 在涉及7000名使用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病人meta分析发现每一非典型药物都符合(1);3/4非典型药物都符合(2) 10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 -0.30 -0.20 -0.10 0.00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0.70 氯氮平 阿米舒必利 维思通 奥氮平 左替平 舍吲哚 阿立哌唑 喹硫平 齐哌西酮 瑞莫必利 疗效 (d) p=2x10-8 p=3x10-7 p=2x10-12 p=3x10-9 p=0.03 p=NS p=NS p=NS p=NS p=0.08 第二代药物 传统药物 Davis JM, et al. Arch Gen Psychiatry.?2003;60:553-564 药物 疗效 EPS 催乳素↑ 体重↑ 氯氮平 ++++ 0 0 ++++ 奥氮平 +++ + 0 ++++ 利培酮 +++ ++ +++ +++ 喹硫平 ++ 0 0 ++ 阿立哌唑 ++ + 0 + 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的疗效与副作用 Davis JM. The choice of drugs for schizophrenia. N Engl J Med 2006; 254(5): 518-20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定义 ---病史5年以上 ---至少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结构不同的药物足量足疗程治疗疗效不佳 ---即使有充分的维持治疗病情仍复发或恶化 用药----氯氮平 ----合并用药 ----电休克治疗 氯氮平 糖脂代谢影响 抗胆碱能作用 诱发癫痫 镇静作用 粒细胞的影响 体位性低血压 体重的影响 流涎 合并用药 原则 两种不同结构的药物 两种药物不良反应没有叠加 低效价+高效价 非典型+典型药 非典型+非典型药 巩固期 巩固治疗用于急性症状控制后的恢复期 采用原有效剂量继续治疗 复发多在急性期治疗后的6个月左右, 巩固治疗时间应尽量跨过这一阶段 以往资料多提出6-8周或1-2月 APA (1997) 至少6个月 建议至少4-6个月 维持期 Ben等(1981)提出,维持治疗的时间因人而异 急性发病、症状持续时间短暂(不足三个月)、经及时系统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无波动者,6 ~ 12个月左右 首次发病后应维持 2 ~ 3 年 第二次发病者应维持 5 年 3 次或 3 次以上者或经各种治疗症状始终不能完全消除者应考虑终身维持治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