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现状分析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现状分析
摘 要: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地位独特、基础良好、优势突出,过往区内城镇化发展情况喜人,但目前仍在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城镇结构、城市规划、产业聚集能力、城镇行政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关键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5-0162-04
一、区位概况
2014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明确将规划范围确定为湖南省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长沙市望城区和湖北省荆州市,共33个县(市、区),规划面积6.05万平方公里。这一区域生态经济发展规划,之所以上升为国家战略,得益于独特的区位环境和经济基础。
1.人居环境适宜。湖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区,严寒期短,温暖期长,空气质量常年良好,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 200~1 470mm,年均温度16.4℃~17℃,年日照时数1 714~1 813h,无霜期258―275天。湖区地质结构稳定,进入历史时期以来,区内无破坏性地震记载。区域地处长江中游平原,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近年来,区内持续开展大规模防洪排涝体系建设,自1999年之后未再出现大型洪涝灾害。
2.生态地位凸显。洞庭湖作为长江流域第二大湖泊,一是调蓄长江流域水资源枢纽场所。作为我国最大的调蓄湖泊,洞庭湖南汇四水,北有四口入湖,年均径流量达3 126亿m3,分别为太湖、黄河、鄱阳湖年均径流量的10倍、6倍和3倍。二是调节生态平衡的重要砝码。洞庭湖是我国著名的天然湿地之一,有着“长江之肾”的美称,湖泊面积2 625平方公里,全湖湿地保护面积6 000多平方公里,在全国亚热带湿地总面积占比中达25%,有着全国最大淡水湿地,是亚洲最大内陆湿地保护区之冠,其中1992年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的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 328平方公里,占洞庭湖自然水域面积的50%,是全球200个重要生态区之一,在维系长江流域生态平衡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三是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所在地。区内有记录的鸟类达338种,其中白鹤、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种,二级保护38种;117种淡水鱼类,一级保护2种,二级保护2种;植物近400余种,一级和二级保护分别有3种和31种。同时还是我国特有的小型鲸――白鳍豚以及长江江豚和中华鲟的主要栖息地。丰富的资源,多样的物种,凸显出洞庭湖区生态地位。
3.区位条件优越。湖区北通长江黄金水道,联接长三角和成渝经济区,南极二广联接珠三角经济区,地处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之间,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湖区有京广铁路、京广高铁、京珠高速等纵贯南北交通动脉4条,其中已建成3条,正在建设1条,横穿东西交通动脉1条在建,已建的常德机场和纳入国家支线机场建设计划的岳阳机场,构成了湖区四通八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为扩大湖区经济辐射,吸收中部城市群建设利好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目前,京广、沪昆等国家铁路干线沟通了湖区城市群,基本形成了铁路环线。武广客运专线的开通,加快了武广经济带的形成,大大缩短了沿线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有力推动了湖区与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的融合对接。同时,湖区有国家级一类口岸两个:岳阳港和荆州港,有着发展临港产业的自然港口资源禀赋。其中岳阳港可锚泊10 000吨级以下船舶,现已开通韩国、日本等国际航线。荆州港可锚泊3 000吨级船舶,是长江中游重要港口。
4.经济基础良好。湖区水产养殖面积35.3万hm2,耕地面积175.2万hm2,是我国重要的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粮食、油料、淡水渔业、棉花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2.3%、4.7%、7.8%和6.4%),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淡水珍珠养殖基地和亚洲最大的芦苇产地,矿产资源丰富,雄黄、钒、锑、钨、金产储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依托湖区资源、区位等综合优势,已形成优质粮棉油、水产、果蔬、畜禽等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拥有261家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初步形成石化、造纸、轻纺、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培育了巴陵石化、荆州四机、常德卷烟等一批国家知名企业。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
5.文化底蕴深厚。自石器时代起,艰苦朴素的洞庭湖区人民便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一篇篇绚烂的文化诗篇。湖区文化景点密布,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58家,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40项,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12家,这其中有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改写水稻种植历史的城头山古文化遗址,点燃革命烈火的平江起义纪念馆,见证忠贞爱情的君山岛,以及荆州古城、桃花源、洪湖、屈子祠等山水名胜和人文古迹,左宗棠、张居正、任弼时、郭嵩焘、周立波故居等名人纪念场所,特别是自然生态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