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语写作意义对话孙郁
汉语写作意义对话孙郁
什么是好的文章?『其道常主于逆,小者逆谣俗,逆风土,大者逆运会,所逆愈甚,则所复愈大。大则复于古,古则复于本』。一个作家不要顺着流行的东西来思维,要逆,逆才会发现问题。写作是要向人的认知极限超越的一种精神劳作。
人是靠语言符号来思维的,但是流行的语言,被无数次污染过的语言不能够再激发人们的想象,
不能够再给我们带来心绪的刺激和自由,所以要不断地去寻找陌生的语言,
陌生的方法,陌生的表达方式。这是作家的任务,也是思想家的任务。
孙郁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曾任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20世纪7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80年代起转入文学批评和研究,长期从事鲁迅和现当代文学研究。作品包括《鲁迅与周作人》《周作人和他的苦雨斋》《鲁迅与胡适》《胡适影集》《微笑的异端:影像中的胡适》《鲁迅与陈独秀》《张中行传》《对话鲁迅》《鲁迅书影录》《鲁迅藏画录》《百年苦梦:20世纪中国文人心态扫描》《在民国》《文字后的历史》《远去的群落》《混血的时代》等。
“写作是要向人的认知极限超越的一种精神劳作。”刚刚在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上凭借文集《写作的叛徒》一举摘下“2013年度文学评论家”封号的学者孙郁,在名为“没有意义的意义”的讲座上这样描述着自己对汉语写作的诠释和理解。
众所周知,孙郁用自己的半生时光研究鲁迅,同时关注着张中行、汪曾祺、孙犁等文坛中那些刻意与主流体制之间保持着距离的边缘人物。他赞叹李人方言写作中活脱脱的市井之气,赞叹鲁迅直指人性善恶的凌冽,赞叹莫言在创作中对本真的还原……
作为文学的旁观者,孙郁审视着作品;作为文学的参与者,孙郁反思着创作。
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下的中国,汉语写作着实遭遇了不少的问题和阻碍――流行词汇的盛行、写作模式的固定化、主题先行的思维方式、写作目的性的“有用”化……那么,究竟何谓好文章?孙郁以龚自珍《定庵文录序》里的文章做总结,“其道常主于逆,小者逆谣俗,逆风土,大者逆运会,所逆愈甚,则所复愈大。大则复于古,古则复于本”。
对孙郁而言,汉语写作是精神的跋涉、心灵的需求。而今日之中国文坛,又该如何挖掘汉语写作的可行性呢?
1 作家不要顺着流行的东西来思维,要逆,逆才会发现问题。很多人的文章写出来后觉得没有意思,食之无味,是因为顺得太常态。
半年前,我出席教育部一个学生指导委员会的会议,讨论的其中一个内容,是关于中小学课本文章选定的。会议上很多学者都认为,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教学里,古文的数量太少了。很多人听了可能会有疑问,五四不是说要打倒文言文,把文言文废掉,用白话文、用我们今天的口语来写作吗?为什么还要学习那么多古文?
实际上,这一百年来,中国文章写得最好的、小说写得最好的,几乎都是古文基础非常好的人。我最近在三联出版社出了一本书,叫《汪曾祺闲录》。汪曾祺生前跟我讲过,他写小说、散文,看似白话文,但是文章的背后都是文言文在支撑的。他这个话让我想起鲁迅,鲁迅用白话文写作,可是他的文字背后也都有古文的东西在支撑。
这个现象我们后来的学者就不太关注。1949年到现在,中国人的白话文写作就是在单一的语调里。有人分析,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汉字词汇量是最少的,无非就是“共产党”、“毛主席”、“工人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为人民服务”……哪怕到现在,汉语的词汇量也没有民国时候的词汇量丰富。
民国时候的文人写作,有受到古人的影响―当时很多遗老遗少都用古文写作;与此同时,上海滩的一些作家,写作亦东亦西,受到翻译体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市井话语式的写作,写的是市民生活,用的是方言。
当时的文化生态相对来讲比较健全。就白话文的写作领域,有人用蓝青官话也就是普通话写作,也有地道的方言写作。说到方言,清末有一部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是最著名的吴语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方言小说。老舍先生,用北京话来写作。还有四川的李人先生,是用四川的方言写作。李人在法国留学,深受左拉的影响。他的法文特别好,翻译了大量的法国小说和欧洲的小说,还写出了非常好的长篇小说《死水微澜》。郭沫若先生还写过一篇文章,称赞他是“中国的左拉”。
为什么老舍先生、李人先生的文章写得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不用流行的语言来写作―他们的写作和流行语言没有关系。中国现在用流行语言写作的,当然也有好的文章,但非常少。显然,我们的词语出现问题了―我们的汉语,我们每天重复的一些“正确的废话”,说的都对,但是都没有价值。
清代著名学者龚自珍说,好的文章“其道常主于逆,小者逆谣俗,逆风土,大者逆运会,所逆愈甚,则所复愈大。大则复于古,古则复于本”,这句话讲得很有道理,后来章太炎先生、鲁迅先生一直到汪曾祺先生,谈文章之道基本上都抱持着这个观点:一个作家不要顺着流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试题)知识考核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青海气象局所属事业单位笔试题库2024新版.docx VIP
- 2024版森林碳汇项目封山育林管护服务合同.docx VIP
- 住院患者身体约束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解读.pptx VIP
- 智慧食堂项目创业计划书.pptx VIP
-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指纹》课件.pptx VIP
- 骨质疏松【完整版】PPT.ppt VIP
- ISO 9001(DIS)-202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英文标准对照版(雷泽佳编制-2025年9月).pdf VIP
- 乘法公式与全概率公式.ppt VIP
- 土耳其ALP-密封-NEW ENDURANCE GRADE CATALOGUE-密封.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