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越颜色词绿和xanh象征功能对比研究.docVIP

汉越颜色词绿和xanh象征功能对比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越颜色词绿和xanh象征功能对比研究

汉越颜色词绿和xanh象征功能对比研究   摘 要:颜色词在每种文化中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颜色词的不同象征意义是文化差异的表现之一。由于历史、地理、社会的原因,汉越文化一方面有很多共同点,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本文试图从汉语颜色词“绿”和越南语对等词“xanh”所表达的象征功能展开对比研究,分析其象征功能差异背后不同的民族心理特性,以便于更好地理解不同民族历史文化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汉语 越南语 颜色词 绿 xanh 象征功能      越南语在语言谱系分类中,系属未定,但一般认为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在语言类型上,越南语和汉语同属孤立语。在语序结构类型上,越南语采用SVO-NA模式,不同于汉语的SVO-AN模式。由于历史上(主要在公元10世纪以前的“北属时期”)受到汉语汉字的巨大影响,与韩语(朝鲜语)和日语类似,越南语中包含大量的“汉越词”,即派生自古汉语的汉字词,约占整个越南语词汇的70%以上,其读音称为“汉越音”,接近于中古汉语语音。在文化方面,由于越南历史上受到汉文化的巨大影响,汉越两种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共性。但比较而言,它们之间较大的差异才是我们探究的重中之重。文化差异在词汇层次上体现得最为突出,涉及面也最广。而词语象征功能的差异,也反映着文化的差别。   颜色词是反映自然界不同颜色的语言符号。由于语言习惯、历史背景、传统风俗等方面的差别,不少颜色词在每种文化中都有不同的象征功能。颜色词的不同象征功能也是文化差异的表现之一。本文试将汉语颜色词“绿”和越南语对等词“xanh”所体现的象征功能展开对比研究,分析这一组对等词背后的两种文化的特性,以便于更好地理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   本文使用的越南语语料主要来源于阮如意主编的《越南语大词典》和玉泰、国庆编写的《学生汉越词词典》。   一、古汉语中的绿色词   古汉语中表示绿色的词,主要有“绿”“碧”和“青”等,而且这些词同时可兼表色谱相近的蓝色、黑色等,形成了比较复杂的局面。“绿”除了表示绿色,如“红男绿女”“绿衣郎”等,还可表示黑色,形容乌黑润泽的毛发,如杜牧《阿房宫赋》:“绿云扰扰,梳晓鬓也”中,“绿云”即“乌云”,指宫女们黑润而稠密的头发。“碧”则除了表示绿色,如“碧波万顷”“碧峰”等,还可以表示蓝色,如“碧海蓝天”“碧落黄泉”等。“青”的表义范围最宽泛,兼跨“绿”和“碧”的义项,既可以表示绿色,如“青山绿水”“青黄不接”等,也可以表示黑色,如“青睐”“青丝”等,还可以表示蓝色,如“青天”“青筋”等。   发展到现代汉语,一般只由颜色词“绿”表示绿色,“绿”也不再表示黑色义。而“青”和“碧”虽然仍保留绿色义,但一般已不能单用,仅限于一些合成词和固定词组中。   本文的对比分析基于现代汉语和现代越南语这两种语言的共时平面,并兼顾历史流变,着重于“绿”和“xanh”的常用义项,即“绿色”义。   二、“绿”在现代汉语中的象征功能   颜色词“绿”的象征义来自绿色。在中国古代,不同颜色的服装可以象征人们的社会地位。由于绿色在色谱中属于“间色”,不是“正色”,因此被看作“贱色”,象征“卑贱”“不正统”。   汉代以后,绿衣一般是宫女、婢妾、侍童等穿的。隋唐时期官分九品,在官服的颜色所象征的等级中,规定品位较低者(八品、九品)服绿色。因此,“绿衣郎”一词就指地位卑微的小官。   同样,绿色的头巾也可以象征低贱。例如,《汉书?东方朔传》:“董君绿帻傅?x,随主前,伏殿下。”颜师古注:“绿帻,贱人之服也。”绿头巾在唐代也叫“碧头巾”,用来羞辱人。例如,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奇政》载:“李封为延陵令,吏人有罪,不加杖罚,但令裹碧头巾以辱之。随所犯轻重,以日数为等级,日满乃释。吴中著此服,出入州乡,以为大耻,皆相劝励,无敢僭违。”这就是说,“吏人”本来是不裹绿头巾的,但犯了错误以后,李封“不加杖罚”,只是勒令他们每天裹着绿头巾上班,这样的羞辱,比“杖罚”还有效。   自元代开始,法律规定娱乐行业中的男性从业人员必须裹绿头巾,称为“青头巾”。例如,据《元典章》记载:“娼妓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头巾。”明代因循旧制,称为“绿色巾”。例如,据《明史?舆服志》载:“教坊司伶人常服绿色巾,以别士庶之服。”又可简称“绿巾”。例如,明?刘辰《国初事迹》提到明初朱元璋对南京娼妓所作的种种规定,其中指令娼妓家的男子必须“头戴绿巾”。于是,“绿头巾”可以象征娼妓家的男子。   (一)“绿”象征在婚姻关系中遭到背叛   由于“绿头巾”含有自己的妻女供人淫乐的意义,所以“绿头巾”一词就产生了男子家中发生“红杏出墙”事件的象征义。清代以来,男子的头饰改头巾为帽子,所以“绿头巾”演变为“绿帽子”。在这个演变过程中,语素“绿”与绿色已完全脱离了关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