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节日文化心理探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布依族节日文化心理探析

布依族节日文化心理探析   摘要:布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是布依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布依族节日文化的研究,分析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并探索其民族心理的共同特征。   关键词:布依族;节日文化;心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01―0072―02      布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贵州省的黔西南和黔南两个自治州,其次在都匀、荔波、独山、平塘、镇宁等10个县(市),加上散居在四川、云南、广西的人数,总共约300万人。布依族的节日文化是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所处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等特定条件密不可分,并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沿袭下来。在这些重大的节日活动中,集民族风俗、民族歌舞、民间艺术于一体,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凝聚了他们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生活习俗,礼仪信仰,是布依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因此,通过对布依族节日文化的研究,可以探索其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分析其民族心理的共同特征。      一、布依族节日文化概述      布依族依山傍水而居,属于农耕民族。从古至今每年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活动,有的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进而形成一种传统节日。根据这些传统节日的起源大致可分为三类,即起源于祭祀活动、起源于纪念活动、起源于庆贺活动。   1.起源于祭祀活动的节日。布依族普遍信仰多神,在其社会生产生活中常常有祭祀仪式相随,他们相信只要有神灵佑护,就能保证正常的季节序列,植物丰收以及远离病情。起源于祭祀活动的节日主要有“三月三”、“六月六”。农历“三月三”是布依族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节日之一,俗称“三月三”。据清朝乾隆年间《南龙志?地理志》记载:“……每岁三月三宰牛祭山,各聚分肉,男妇筛酒,食花糯米饭……三、四两日,各寨不通往来,误者罚之。” [1]这天是布依族人民祭社神和山神的节日,每到这天各村寨都要买猪、牛宰杀供祭,还要群集歌唱玩乐,进行摔跤比赛。每年一到“三月三”人们便要以“扫寨赶鬼”、“祭神”、“躲虫”等形式来祈求山神封死各种害虫,保佑寨子安宁、五谷丰登。此外,“六月六”也是布依族人民的传统佳节,据清乾隆年晨李节昌纂的《南龙志?地理志》记载:“六月六栽秧已毕,其宰分食如三月然,呼为六月六。汉语曰过六月六也。其用意无非禳灾祈祷,预祝五谷丰盈……。” [1] 在每年农历六月六日这天都要举行祭盘古,供祖先的活动,以示子孙延续,五谷丰收,并教育青年要继承和发扬先祖们百折不挠、勤劳勇敢的奋斗精神。   2.起源于纪念活动的节日。布依族人民常为了纪念一些民族英雄而举行很多社交游乐活动,这些活动相传成习,约定俗成,并且逐渐发展为一种节日文化。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在贵州省黔西南顶效镇举行的查白歌节就是为了纪念古时当地一对为民除害与抗暴殉情的男女青年查郎、白妹而得名。该节日的主要活动是赛歌,每年这几天,周围远近各县和毗邻的广西、云南等地各族群众三四万人都前来参加?税赘杞?,随着不断的演变现在成为了布依青年谈情说爱和求婚择偶的独特节日。另外,毛杉树节则是来源于纪念传说中为布依民族安居乐业而牺牲的杉郎和树妹,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布依族人民便举行歌会纪念他们,各地青年男女都各自相互邀约地赶来此地对歌找朋友。   3.起源于庆贺活动的节日。布依族的大年节、四月八等都是起源于庆贺活动的节日,其中大年节是布依族最隆重的节日。在过去,布依族有些地区是在11月有的是在12月。近百年来,逐渐演变为和汉族一样以正月为首,后也统称为春节。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各地的布依族人们都要开展各具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这些活动主要有玩龙灯、耍狮子、跳地戏、演布依族戏、唱花灯、踩高跷、打陀螺、对歌等内容,其中,传统的娱乐方式是击铜鼓和舞龙。有不少布依族村寨,从正月初一到月底天天都按专门的铜鼓调打击铜鼓娱乐,到了正月十五这天全寨人聚会庆祝,进行保管铜鼓的交接仪式[2]。每年春节都有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参与者众多,意在祈求神龙保佑来年丰收,五谷丰登。      二、布依族节日文化的心理探索      由于布依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以及历史上种种遭遇的不同,使得他们具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通过对布依族节日文化这一外在表现形式的探讨,分析布依族共同的心理特征,有利于对该民族有更深刻的了解。   1.强烈的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是使民族及其成员保持在民族群体内的向心力或合力,也称为民族内聚力,它是伴随着民族自身特征的形成、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意识的增长而得以加强的,民族凝聚力主要表现在民族认同感和群体性这两个方面 [3]。在他们的节日文化中,这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人们通过共同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