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UBM观察白内障术后眼前节结构改变.docVIP

应用UBM观察白内障术后眼前节结构改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用UBM观察白内障术后眼前节结构改变

应用UBM观察白内障术后眼前节结构改变   【摘要】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后房型人工晶体(IOL)植入术后眼前节结构的改变。研究对象: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0例(40眼),分两组于术前、术后一、三个月分别进行UBM观察。方法:分别于术前、术后1、3个月时,应用UBM观察两组眼前节结构的改变,随访时间1~3个月。结果1、两组术前与术后相比,ACD、AOD500、TCPD术后变大,均有显著性差异(PACD=0.000; PAOD500=0.000;P TCPD=0.000);P TCPD=0.000), 两组术后一个月和三个月之间相比ACD、AOD500、TCP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62)。2、术后ACD改变与术前ACD值呈负相关。3、两组之间术后眼压较术前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前房明显加深,房角明显加宽,眼压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关键词】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超声生物显微镜;前房角   【中图分类号】R604.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325-02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晶状体发生混浊不断增厚,此时晶状体虹膜隔的位置可向前推移,造成前房角狭窄、前房变浅,从而导致青光眼的发生率增高。近年来,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 特别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发展,白内障手术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UBM )在眼科临床的应用,使房角结构的量化测量成为可能,可以定量评估白内障手术引发的前节结构的改变,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收集我院2007年7月~2008年12月确诊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0例(40只眼),平均分两组。平均年龄为67.4±7.9岁(44-81岁),除外青光眼、糖尿病、色素膜炎以及其他眼病,无外伤及眼部手术史。每名患者在术前、术后除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等常规检查外,应用UBM测量患者前房深度,观察房角开放程度,随访1-6个月。   1.2 检查方法:术前行常规视力、裂隙灯、眼底镜和房角镜检查。UBM检查采用美国产PARADIGM P40型UBM检测仪, UBM观察360°房角及眼前段情况,术前和术后采用Pavlin[2]法检测如下内容:①中央前房深度(ACD):角膜内表面到晶体表面的距离。②房角开放距离500(AOD500):距巩膜突500?m的巩膜内缘处为A点,做A点与巩膜突的连线,于A点做该连线的垂直线交虹膜于B点,AB距离即为AOD500。③小梁睫状体距离(TCPD):通过A点垂直于虹膜到达睫状突的线距为TCPD。   3 手术方法   3.1 手术类型:A组行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3.2 术后处理:局部应用含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滴眼液2-3周。   3.3 统计学处理:以SPSS11.5统计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配对t检验,并进行相关分析。   4 结果   4.1 中央前房深度:(结果如表1、图1)   表1 前房深度(ACD)术前术后结果(mm)            A组患者术前、术后一个月的AC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9, P=0.000),术后三个月的ACD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2, P=0.000),与术后一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 P0.05);B组患者术前、术后一个月的AC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6, P=0.000),术后三个月的ACD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6, P=0.00),与术后一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 P0.5)。   4.2 房角结构:(结果如表2-表3):   A组患者AOD500术后一个月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 26.00,P0.05)。   表2房角开放距离500(AOD500)术前术后结果(mm)      时间 A组 B组   术前0.238±0.040 0.237±0.053   术后一个月0.456±0.019*0.465±0.082*   术后三个月0.503±0.087** 0.478±0.077**   表3 小梁睫状体距离(TCPD)术前术后结果(mm)      时间 A组B组   术前 0.957±0.144 0.976±0.178   术后一个月 1.240±0.221*1.184±0.234*   术后三个月 1.261±0.226** 1.206±0.21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