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用无穷生物电
应用无穷生物电
一次,一个远洋捕捞作业船队在渔区赶鱼汛,一个检修人员潜到水底,突然触到了什么东西,立即感到四肢麻木、浑身战栗起来。他们不知碰到了什么怪事,经询问当地渔民,才得知原来是一种栖居在海底的鱼在作怪。这种鱼叫电鳐,能够放电,就是这电击中了那位检修人员。
能够放电的鱼,人们把它们统称为“电鱼”。
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有500多种电鱼。电鱼用放电来自卫或捕食。非洲的电鲶,可产生350伏的电压,能击死小鱼,也可将人畜击昏;北大西洋的巨电鳐,能产生60伏、50安的电脉冲,功率高达3千瓦,大鱼被电到也难逃一死。中南美洲的电鳗,其发电电压更可以高达800多伏,是电鱼中电压最高的。
一条活鱼,怎么能够放电呢?从身体里往外放电,不是把自己也给电着了吗?
原来,在电鱼的体内长有奇特的发电器官,各种电鱼发电器官的位置和形状不尽相同。电鳗的发电器官分布在尾部脊椎两侧的肌肉中,呈长菱形;电鳐的发电器官则排列在腹面两侧,形似两个扁平的肾脏。电鱼的发电器官,都是由许多叫做“电板”的盘形细胞组成的。电鳐的发电器官里面共有200万个电板,电鲶的电板数更多,约有500万个。这些电板都浸润在细胞外面的胶质中,由于胶质可以起到绝缘作用,所以电鱼的发电器官发出的电不会使自身触电。电鱼的每个电板,都能产生一定的电压,例如电鳗的一个电板的电压是0.15伏。由于电板数目很多,所以电鱼能够产生强烈的放电。
科学家们发现,除了电鱼能发出强烈的电流以外,世界上一切动物体都能产生微弱的电流。这种由生物体产生的电,就叫做生物电。生物电不是可有可无的,假如离开了它,世界上的一切动物也就不会存在。
去医院看病,为了诊断心脏是否有病,常常要做心电图。心电图就是在身体表面记录到的心脏发出的生物电。我们的大脑也能产生生物电,叫做脑电,输出的电压有0.02-0.1毫伏。同样,脑电可以用固定在头皮上的电极引出,用专门的仪器(脑电仪)记录下来。脑电图也已经成为诊断大脑疾病的常规方法。
有人会问,为什么根据心电图和脑电图,就能诊断有没有疾病呢?
这是因为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实验已经证实,人和动物身体内的各个脏器产生的生物电,不是杂乱无章、可有可无的,而是有一定规律,与生理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每个正常人的心电图波形是大致相同的,如果波形出现了不正常的情况,也就说明心脏某个对应部位的生理活动出现了病态。除了脑电图,还有医疗上常用的视网膜电图,也是利用了它们的波形与脑和眼生理活动的对应关系,而被应用于诊断疾病的。
通过研究生物电的活动规律,而了解机体的生理机能,这种研究方法已广泛应用在生理学研究之上,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分支,叫做“电生理学”。电生理学方法,是对人和动物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生理机能进行研究的最主要的方法。
动物猎取食物、逃避敌害、寻找配偶、适应环境,都离不开感觉器官。因为通过感觉器宫,动物体才能获得有关外界环境的各种信息。在眼、耳、鼻、舌、皮肤等执行感觉机能的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步骤,是先要把传递信息的光线、声音、气味、压力和冷热等信号,转换成神经电信号。这些电信号在感觉器官中再经过一定的处理(有一点儿像在电报局编电码那样),而后便经神经传向大脑,从而产生感觉。
让我们以人和哺乳动物的眼睛为例,较为详细地谈一谈生物电在感觉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外界物体通过眼球的晶状体(好像照相机的镜头),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光的影像。视网膜上的感觉细胞受到光的照射之后,就把光的强弱信号转变成了电信号,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神经电。与光的强弱相对应,神经电表现为脉冲频率的高低。这样,许许多多感觉细胞同时把它所感觉到的那部分影像上的光信号,转换成了电信号。这些电信号又都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区(这个区域是专门掌管看东西的)。经过分析和结合,大脑就像翻译电报似的把这些电信号的含义“翻译”出来,从而感觉到了外界物体的存在,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看到了物体”。
正是根据视觉过程产生的这种生物电现象,科学家们找到了一种使盲人重建视觉、使他们复明的有效方法――用人造的装置产生视觉的方法。科学家们把这种视觉叫做“人工视觉”。目前达到的水平,是用一架小型电视摄像机代替失明的眼球,把外界景物成像并转换成一系列电信号;视网膜对影像电信号的处理工作,则由一台微型电子计算机去完成;从计算机出来的电信号由一组起视神经作用的导线引导到贴在盲人大脑皮层视区的几十或几百个电极片上。由于电信号对大脑的刺激,就使盲人获得了视觉。用这种方法获得的人工视觉,由于贴在大脑上的电极数目等一系列限制,盲人感觉到的图像还比较粗糙。但是,经过训练和习惯过程,可以达到为盲人部分地恢复视觉的目的。
生理科学的发展早已证实,伴随着人和动物的所有神经、肌肉、器官和腺体的活动,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数学新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学课件(2025秋新版).pptx VIP
- 中医药技能大赛考试复习题及含答案.doc VIP
- 精益安全生产管理PPT.ppt VIP
- 3.5 曹冲称象的故事(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金风1.5MW风机机舱柜识别图.pdf VIP
- SN/T 1299-2003_入出境航空器器械除鼠操作规程.pdf VIP
- 《中考英语备考讲座》课件.ppt VIP
- Q NE-DA01.1-2020 《陆上风电、光伏建设项目质量验收范围划分》.xlsx VIP
- 智能电网中的电力市场机制研究.pptx
-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