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测试13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docVIP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测试13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测试13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

PAGE 专题测试十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时间:90分钟。分值:70分。学生用书P411 一、(2018·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第一次调研测试)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14分) 昙  花 贺康齐 ①“一株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象,便是一片辽阔的草原。”那么,当人们的想象力不倾注于她,她就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苍老、以至销声匿迹了吗?如果这就是生命,那倒不如昙花的一现,尽管很短暂,但她没有祈求别人投来赞慕的眼光,她高傲地活着,为了生命中那个瞬间的精美演绎,她尽全力维持着她高雅的气质。 ②其实三叶草也并非是卑微的,她也有她独特的力,让文人墨客在她面前也按捺不住去挥洒自己的才智。这不是出于怜惜,而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但亦带着丝儿怜惜的味道,为这被弃于荒野的生灵而哀鸣。昙花却有着别样的神韵与风姿,她静静地开放,显得有些许诡秘,但每一次的绽放,她那粉面朱唇、含情脉脉的双眸总让世人为之倾倒。 ③也许,昙花并不知道自己的宿命将会是什么样子。她亦来自原野,远古的河流从她紫罗裙襟边流过时,她看着那流水溅起的水花,不会意识到那是新生的迹象;当河流与她对眸时,她无言以对,因为她并未感知到流水向她诉说的心声,或许她也并不想去试图知道;直到那条河流远去,她还立在那里,她并不是在期待什么,对于这一切,她以为只是并不属于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而已。昙花的可贵建立在她的懵懂之上,出于一颗单纯的心,她对这个复杂的世界并未有着深刻的见解,心如止水,不轻易为了什么而所动,但她不会选择平庸地过一辈子,她期待着人生的花季能快点来临,这样她就可以充分享受生命中的美,于是啊,一颗纯真的心,便孕育了那少女情怀。 ④也许,昙花是知道她的宿命的。当她降生于这个世界时,苍茫的天,在那草长莺飞处,她便发现自己是多么渺小,虽是万类霜天竞自由,但她的心情却异常沉重,难道自己就终将湮没于这杂草丛生处吗?她高傲地瞥了这四周一眼,心里不禁萌生了一丝恐惧感,她有些无奈,垂下了自己的头,她看见自己脚旁一株不知名的花儿开得是那么艳丽!她便没先前那么颓丧了,她坚信自己也终能将绽放出绚丽的光彩,这最初的梦想便支撑着她坚强地活着!风雨来过时,她挺直腰杆,为的是坚定自己昂扬的斗志;当云开雨霁后,七彩虹挂在了天边,她便含着微笑,默默地享受、惬意地遐想。岁月让昙花在阅历中丰富着自我,当她有足够的力气怒放时,便肆无忌惮地放纵着自己。 ⑤未知也好,先知也罢,昙花的命运也不过是瞬间闪耀后凄凉的凋零,而她曾一度美丽过,那份逝去的美也足以让人沉醉不知归路。生命中的多少过客,一切尽匆匆,就似那昙花,又有多少人,为她那倾城之貌所折服,宁可拜倒于她的裙下,而她却总是不语,于是,万千驻足停留的过客便也在瞬间成了自作多情的情种。那种欣赏进而演变为仰慕,仰慕又滋生出丝儿喜欢,有些就发展为爱慕了,但在昙花绽放的季节,这种爱似乎尽显卑微,无数次痛心的倾诉,换来的或是沉默,或是调侃的话语,一切便真是那么卑微。有人说“爱若卑微,便不是爱”,而这实则是因为爱才陷自己于卑微的境地,唯一能够给自己慰藉的是,自己真诚地追求过。 ⑥终于,冷风渐起的晚上,明月独倚高楼,在那惨淡的月光下,昙花最完美的绽放后便是她生命的终结了,她走的是如此匆匆,以至于她还未来得及留下自己的遗言。多情人也因此彻夜难眠,他独坐在窗旁,脑海里满是昙花,但不仅仅是不舍与追忆,月光的银辉如水般泻下来,将昙花未曾有过的柔情赋予他。昙花已逝,他的心里却不会忘记昙花绽放时的那个瞬间,也许他的心里已寻觅到了一株永不凋零的昙花。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在前两段将“三叶草”和“昙花”进行对比,并认为,如果三叶草的生命价值需要依赖别人的关注,那么它就没有昙花高贵。 B.文章中的诗词名句增添了文学色彩,如第四段引用了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万类霜天竞自由”,第五段“沉醉不知归路”、第六段的“明月倚高楼”也直接引用了宋代词人的佳句。 C.文中不知自己宿命的昙花如同纯真懵懂的少女,已知自己宿命的昙花则有着豁达坚强的成熟,在此作者将昙花人格化,又寄托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D.作者认为昙花的美丽转瞬即逝,面对昙花的沉默,爱慕昙花的人们显得自作多情,但这份追求美好的真诚值得肯定。 解析 是《沁园春·长沙》,另外“明月倚高楼”是化用《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的词句。 答案 B 2.文章结尾处写到了两次月光,一次是“惨淡的月光”,一次是“月光的银辉如水般泻下来”,各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