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配餐作业13 诗歌形象专练.docVIP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配餐作业13 诗歌形象专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配餐作业13 诗歌形象专练

PAGE 配餐作业(十三) 诗歌形象专练 时间:45分钟。分值:88分。学生用书P375 一、(2018·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第一次摸底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 对  雪① 杜 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 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②《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1.下列对这首诗颔联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本联描述了长安黄昏时分从乱云低垂到风急雪紧的天气变化,暗示时间的推移。 B.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乱云和飞雪的状态,表达自己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愤怒。 C.侧面照应标题“对雪”,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到急雪回风。 D.营造了一种冷清而萧索的氛围,为下文描写室内的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做铺垫。 E.“乱云低”“风雪舞”又暗指社会的混乱动荡,有利于突出诗歌忧国忧民的主旨。 解析 B项,“内心的愤怒”表述不当。C项,正面照应标题。 答案 BC 2.诗歌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结合全诗分析作答。(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因贫寒交困而愁苦无奈,牵挂亲人,忧国伤事的诗人形象。(3分)前三联写诗人独对炉火,室外云低雪急,无限愁苦;最后一联通过“数州消息断”,表达对亲人的牵挂和对国事的担忧之情。(3分) 二、(2018·河北省石家庄市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11分) 归 嵩 山 作 王 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紧扣题目中的“归”字,描写诗人归隐出发时的情景和车马的动态,说明诗人心态闲适。 B.“暮禽”句言外有意,流露出诗人自己归隐态度坚决,暗示对现实政治失望厌倦的归隐原因。 C.“闭关”既指关门的动作,也含闭门谢客之意,以此点明辞官归隐的宗旨:要与俗世隔绝。 D.读完全诗,可隐约触摸到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由安详从容,到凄清悲苦,再到恬静淡泊。 E.对于写景与抒情,本诗更注重后者,意境幽美清新自然,写景中寄寓深情,情感真切动人。 解析 B.本句不能体现归隐态度的坚决,“流水”句体现“一去不返”的态度。E.本诗写景抒情并重,“本诗更注重后者”错误。 答案 BE 4.苏轼在《东坡题跋·书摩诘》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请结合颈联分析这一特征。(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这两句描写了傍晚野外的秋景图: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3分) ②这幅图以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的意象,体现了黯淡、凄凉的色彩之美。画面感突出,层次鲜明。(3分) 三、(2018·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期中考试)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11分) 过辛稼轩神道① [明]张以宁 长啸秋云白石阴,太行天党②气萧森。 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伐心。 岁晚《阴符》③仙蠹化,夜寒雄剑老龙吟。 青山万折东流去,春暮鹃啼宰④树林。 【注】 ①辛稼轩神道:辛弃疾葬于江西上饶,其墓侧驿路旁有“稼轩先生神道金字碑”。②太行天党:指辛弃疾当年在北方带兵聚义、共谋恢复中原的上党地区。③《阴符》:兵书。④宰:坟墓。 5.下列是对这首诗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描写了稼轩墓地秋云笼罩的环境,渲染出阴郁萧森的气氛。 B.颔联中英雄泪与臣主心对比,解释了英雄壮志难酬的根本原因。 C.颈联以兵书被虫蛀、雄剑龙吟来暗指辛弃疾内心的无奈与不甘。 D.尾联中诗人化用辛词并运用典故,以慨叹英雄已逝,遗憾难消。 E.“英雄已尽中原泪”诗句中所表达的情感与辛弃疾的诗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相同。 解析 A项,对应注释太行天党应该是气势森然严肃之态,此项内涵错误;E项,诗中的句子表达的感情是:英雄已为中原流尽眼泪,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而又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伤感痛苦。而辛弃疾的诗句表现的是欣赏江山美景的喜悦。 答案 AE 6.有人评价这首诗“意境苍凉,情怀悲壮”,请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