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秋颂》教案 冀教版
PAGE
PAGE 8
《秋颂》教学设计
【设计缘起】(要修改)
《秋颂》是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增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多彩四季”,所选文章都是古今名家描写四季风光的优美散文。学习这一单元,不仅要了解作者描绘了哪些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更要掌握写景的技巧以及作者托物寄意的写法。
《秋颂》是台湾著名女作家罗兰的一篇散文。课文抓住秋季特征选取典型景物,把描绘其形其色与描摹其风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形神兼备,生动地表现了秋天之美。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不停留在纯粹的写景层面,她巧妙地把“秋之美”和“人之美”一步步地结合起来,借秋抒情,使得主题得到深化。教学本文时,应着重通过反复诵读、品析语言来悟情悟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季节特征来选材、写景的方法。
2.通过反复诵读、品析语言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抓住季节特征来选材、写景的方法。
2.掌握把“秋之美”和“人之美”结合起来抒发感情的技巧。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对比导入
古今文人普遍具有悲秋情怀。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表达了羁旅情思,家国之忧;王建的“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渲染了中秋望月怀人的凄清氛围;马致远一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西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游子思念家乡、倦于漂泊的愁苦之情;而台湾女作家罗兰却对秋天钟爱有加,她的散文《秋颂》,清新隽永,别具一格。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笔下别样的秋的世界。
二、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眸子 酡红 寂寥 澹澹
钓叟 飒爽 慑住 眷顾
2.补充词语解释
飒爽:豪迈的样子。
萧疏:稀疏,稀稀落落。
闲云野鹤:比喻闲散安逸不受世俗羁绊的人,旧时多指隐士、道士等。
三、感受别样之秋
(一)自由诵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抓住了秋的什么特征来表现秋天之美的?
2.为了表现这个特征,课文依次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借鉴朱自清散文《春》一文概括画面的方法(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试着给本文每幅画面拟个小标题(通常是2-4个字,加上一个“图”,组合起来)。
学生诵读,寻找,思考,概括,讨论,交流。师生评价,明确如下:
由课文开篇一句“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可知,作者抓住了秋“明澈”的特征来表现秋天之美。
秋枫图、秋林落日图、秋院图、秋云图、秋风图、秋水图。
(二)教师示范朗读课文,读出重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语调。学生带着下列问题模拟朗读课文:
作者笔下的秋之美景各有各的神韵,试从原文中找出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概括。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互动交流,最后明确:
枫树(林):飒爽,秀逸,洒脱,孤傲
秋林落日:凄楚之美
秋院:幽寂
秋云:澹澹,悠悠
秋风:纯净
秋水:明澈
你认为下列词语中哪个词语最能概括秋天的品质?
飒爽 孤傲 凄楚 寂寥 清寂 澹然 纯净 明澈 闲逸 成熟 充实 淡泊
分小组查词典,了解词语的大概意思或用法。
“淡泊”:对于名利淡漠,不看重;
“飒爽”:常形容人精气饱满,神采飞扬;
“孤傲”:孤僻高傲,超然,指对他人的情感、意见或利益的冷漠;
“凄楚”:指凄凉悲哀的心情;
“寂寥”“清寂”:形容寂静冷清的氛围。
“澹然”:安静的样子。常指人或事物的状态。
“纯净”“明澈”:多用于事物的质地、成色等方面。
“闲逸”:安闲舒适。
“成熟”:文中指庄稼发育到完备的阶段。
“充实”:文中相当于“富足”。
由此可见,最能概括秋天品质的词语应是“淡泊”这个词语。
3.纵观全文,秋天之美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作者的情感又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秋天之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美在明澈,美在闲逸,美在淡泊。(板书)
作者对秋天之美的情感是一个“颂”字,即赞颂、赞扬的意思。
四、欣赏别样之人
带着思考下列问题,有选择地研读重点段落:
文中只写了秋,只赞颂了秋吗?
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文中不仅描写、赞颂了秋之美景,还写到了人,赞颂了人。可以说,写秋不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也不是作者写作本文的根本目的。写秋是为了写人,颂秋是为了颂人。
文中哪几段写到了人?作者赞颂了这些人的哪些方面?
文中写到人的段落有:
第1段: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
第5段: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第8段:“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第10段: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届九年级政 治全册 第一单元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 第二课 在承担责任中 第三框让社会投给我赞成票课件 鲁教版.ppt
- 2018届九年级政 治全册第一单元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第2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第二框面对责任的选择教案鲁教版.doc
- 2018届九年级政 治全册第三单元关注国家的发展第6课走强国富民之路第一框发展是硬道理教案鲁教版.doc
- 2018届九年级政 治全册第一单元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课件鲁教版.ppt
- 2018届九年级政 治全册第一单元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第二框面对责任的选择课件鲁教版.ppt
- 2018届九年级政 治全册第一单元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第一框责任对于你我他课件鲁教版.ppt
- 2018届九年级政 治全册第三单元关注国家的发展第6课走强国富民之路第二框讲述春天的故事教案鲁教版.doc
- 2018届九年级政 治全册第三单元关注国家的发展第7课走科教兴国之路第一框时代的选择教案鲁教版.doc
- 2018届九年级政 治全册第三单元关注国家的发展第7课走科教兴国之路第二框创新是关键教案鲁教版.doc
- 2018届九年级政 治全册第三单元关注国家的发展第9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第二框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教案鲁教版.doc
-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黄鹂 病期琐事》教案1 长春版.doc
-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会唱歌的火炉》教案 长春版.doc
-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黄鹂 病期琐事》教案2 长春版.doc
-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古代英雄的石像》教案 北京课改版.doc
-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我爱这土地》教案 冀教版.doc
-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傻瓜》教案 长春版.doc
-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悬崖边的树》学案 冀教版.doc
-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不会叫的狗》教案 长春版.doc
-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中国古代神话三则》练习题 冀教版.doc
-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黄河颂》教案 长春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