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影片非常完美故事原理探析
影片非常完美故事原理探析
美国电影理论家罗伯特?麦基将“故事”理解为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巨作的原理,对编剧、导演、演员到后期制作进行故事能力的梳理与分解。从罗伯特?麦基的电影理论中,笔者以2009年上映的电影《非常完美》为例,在影片上映6年后的当下,重新把研究视点拉回到以追逐票房收入为旨归的一次性消费的历史语境,从影片的文学、技术、演艺三个元素切入,探析影片“故事”原理。
一、 文学元素
(一)语言
“好故事”是值得讲而且世人也愿意听的东西。在讲“好故事”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以追求完美为目标。因此,影视文学台词必须凝练、通俗。电影剧作家总是惜字如金,不断删改,力图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信息。
《非常完美》中的台词不失规范,剧中性格各异层次不同的人物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语言风格,如大学毕业生苏菲作为漫画创作者,她的语言总是那么充满漫画式:倍受失恋煎熬的她对世人宣誓“被夺走的爱人,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抢回来的”;经常不自觉引用妈妈说过的话――“恋爱中的女人是傻子,失恋中的女人是疯子”,她的思维模式导致她总是生活在过去的阴影中不能自拔,发出呐喊:“痛苦就像无数个吸血虫,爬满全身,然后吮吸那些脆弱的发了炎的血管,直到把对美好未来的所有憧憬全部抽干。”
再如苏菲身边的闺中好友李莉,一个性格豪爽却又略显泼辣的现代女性,面对追新求异的陆小夕,常常会甩出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话语――“为什么女的越有才越嫁不出去?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当然,还有陆小夕以及后来的男友――“伪肌肉男”(援引别人影评称谓),满口一半英文一半中文让人听得头大。所有这些充满个性化的语言,把都市青年形象鲜活个性展现得恰到好处。
(二)冲突
罗伯特?麦基指出,故事事件创造出人物生活情境中有意味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用某种价值来表达和经历的,并通过冲突来完成。[1]而在小情节中,主人公也许与家庭、社会和环境具有强烈的外在冲突,但其重点却落在他与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角斗之上,这种角斗主人公也许意识到了也许没有意识到。因此,剧中人物经常被推到规定情境中始料不及的矛盾冲突之中,并把结编织成一张错综复杂的网,《非常完美》在这方面确实动了不少脑筋。比如,剧中小矛盾小冲突所引发的戏份,是为主人公在追逐爱情过程中自己神经兮兮、古怪精灵、作天作地的形象塑造做修饰:
1.苏菲偷窥男友与新任女友的偷欢后坠楼。
2.常瑞与苏菲相撞又绊到铁链条后再遭自行车撞击。
3.李莉介绍苏菲王菁菁与杰夫的感情经历后总结的“只要你执着,坚持不懈,爱情面前,人人平等,专业不专业,并不重要”。
4.苏菲在迷幻状态中拥抱“杰夫”。
5.万圣节派对常瑞和苏菲纠缠的系列场景。
6.苏菲来到杰夫家实施《爱情手册》第二招“往事重温式”与王菁菁同处一室的尴尬表现。
7.李莉老公沾花惹草的滑稽表现。
8.苏菲在健身房对王菁菁的各种报复心理映像,特别是后来澡堂的表现。
9.苏菲摔断腿后王菁菁的假情假意“你想跟我玩演戏,你行吗”惹得苏菲痛不欲生。
10.杰夫在生日当天在餐厅里被王菁菁扮温驯耍泼辣给吓了一跳。
以上场景不全是为了搞笑,从更深层次看,其实这些都是矛盾冲突在规定情境中轻松愉快的自然流露。
(三)结构
罗伯特?麦基指出,结构是对人物生活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选择,这种选择将事件组合成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序列,以激发特定而具体的情感,并表达一种特定而具体的人生观。[2]影片长达103分钟,整部影片采用回述手法,让长篇漫画小说《爱情手册》的作者苏菲坐在电视演播厅回顾两年前她的爱情报复过程,并将整个故事铺展为六个部分:第一招:宽容理解式;第二招:往事重温式;第三招:改头换面式;第四招:化敌为友式;第五招:借刀杀人式;第六招:嫉妒挑逗式。
当镜头被收回来的时候,观众禁不住慨叹“这样的结局啊,非常的不完美”,并为之嘘唏!然后更进一步追问,那为什么影片却偏偏以《非常完美》名之?随着画面的再次展开,疑团终于揭开――“结局虽然非常不够完美,但我一夜之间仿佛成长了许多。”
故事发展到这里,我们终于明白苏菲之前的喃喃细语:“我爱他?那是因为我以为他更爱我!我以为他可以给我一个简单长久安全的爱,细水长流的那种。”也记住了世间有两种极致的爱情:细水长流型和死去活来、不顾后果型。还弄懂了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一个真正懂你,欣赏你,一个舍不得离开你的人。”更会理解妈妈的话:“当你爱上一个人,伤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绝对值得,妈就希望你能够壮起胆子,豁出去爱一次,就像妈一样,一辈子都不后悔!”苏菲一夜之间成长的这些感悟,于观众是那么的真实。这样结构故事,虽然显得愚笨了点,但却如一部文学作品,可供玩味细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