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志摩诗歌修辞艺术初探
徐志摩诗歌修辞艺术初探
摘要: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在其诗歌创作中,很重视句式的洗炼和谐、重视语词的音乐美,巧妙运用多种辞格,总是力求使诗歌的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本文将从诗行的建构、音韵的协调、隐喻的应用三个方面探析徐志摩诗歌的修辞艺术。
关键词:徐志摩 诗歌 修辞艺术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家的工具。文学家,尤其是诗人,没有不重视语言的。有一些文学家甚至偏爱到了迷信的地步,把“语不惊人死不休”当做追求目标,甚至于甘心做语言艺术化的奴才和殉道者。
徐志摩,作为一个唯美主义的诗人,对语言文字的美有着特殊偏爱,在不懈地追求语言艺术化的道路上,很自然地深切地感受到了、体会到了语言的困惑,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陷入对于语言文字的盲目狂热之中,而是从理智上来认识人类的语言,深沉地明白地指出语言本是一种具有缺陷的交际工具。徐志摩曾明确地说:“……真消息与真意义是不可以人类智力所能运用工具――就是语言文字――来完全表现。” [1](p30)
徐志摩用辩证态度来看待语言文学的缺陷和不足,他看到了语言文字的缺陷和不足,但他也承认语言文字“是人类进化到现在比较的最适用的工具”[2](p37)。徐志摩在认识到语言文字的缺陷和不足之后,并不是取消修辞,而是更加重视修辞,坚持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著的追求精神。本文结合作品从诗行的建构、音韵的协调、隐喻的应用三个方面分析徐志摩诗歌的修辞艺术。
一、诗行的建构
缘于诗歌固有的形式,诗行不能等同于句子,我们不能以分析句子修辞来替代诗行的分析。我们透过《海韵》,分析徐志摩诗歌中句子的修辞效用。这是一首略带忧郁感情的诗,全诗几乎用口语写成,“女郎,单身的女郎”、“女郎,回家吧,女郎”,四个称呼语的重复出现,不但给人一种亲切感,还产生出缠绵的情绪来。“啊不;回家我不回”,我们不也可以从这句子中体会出忧郁的情怀吗?还有那两个松句,它们舒缓的语气,也很适合于忧郁心情的外在表现。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徐志摩诗在句子表达方面与诗意的融洽配合。下面,我们对诗行间的安排作些分析,来看徐志摩诗行建构的艺术特色。
杰出的诗人总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徐志摩常常使用排比、反复、重叠、对偶等手法,使读者感到他的诗是荡漾的旋律。他曾说过:“正如一个人身的秘密是它的血脉的流通,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的音节的匀整与流动。”[3](p524)
徐志摩的诗歌诗行组织规律有诗行的对称、诗行的变化、诗行边续重叠和间隔反复三大类。《沪杭车中》采用了诗行的对称手法。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
沿途飞闪而过的景物使诗人联想到光阴易逝,人生易老。“匆匆匆!”“催催催!”诗人以近似车轮的声音入诗,就像奔驰的列车有规律的节奏。接着“一卷烟,一片山,……”八个量词搭配的词组构成对称的诗行,从视觉和听觉上都使人有一种快速的节奏,这与作者所勾勒的从车窗里看田野景色的情景融为一体。
太多的或单调的对称都会破坏诗的美感,徐志摩在注意诗行对称的同时,还注意诗行的变化。《雁儿们》以诗行的变化极好地抒发了起伏跌宕、回环往复之情。
雁儿们在云空里飞,
看她们的翘膀,
看她们的翅膀,
有时候纡回,
有时候匆忙。
……
全诗,诗行在对称中又有变化,如每节的第一与第二行,第三与第四行,第五与第六行都是不一样,这种诗行的言语组织,使诗具有一种匀整与流动的节奏,显示出一种飘逸的美。徐志摩说:“是动,不论是什么性质,就是我的兴趣,我的灵感。是动就会催快我的呼吸,加添我的生命。”[4](p179)诗人向往着像雁儿们一样的飞翔,这正需要这种流动节奏的形式来表达。
二、音韵的协调
诗歌的意境与音韵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而且诗音韵的安排总是为了表达主观内在的诗情。在诗歌的用韵上,徐志摩注重诗节韵脚整齐,押韵方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句尾用韵既有规律,但又千姿百态。比如《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韵式为双行押韵,“吹、洄、醉、辉、悲、碎、辉”一韵到底;徐志摩诗中还常采用“换韵”,通过换韵,使旋律更加跌宕多姿,能充分表达诗人的情怀。例如他的名篇《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四顿,不拘一格又法度严谨;每节押韵,运用逐节换韵,抑扬顿挫的旋律像涟漪般荡漾开,契合着诗人感情的起伏,韵律在错落有致的诗行中徐行缓步地铺展,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读后,它的优美旋律仍在我们的“心头荡漾”。
其次用韵的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脚韵,徐志摩还很注意内韵,内韵能使诗行中的字与本行或另行之间的字押韵,有的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