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冬虫夏草分布土壤理化因子分析.docVIP

影响冬虫夏草分布土壤理化因子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影响冬虫夏草分布土壤理化因子分析

影响冬虫夏草分布土壤理化因子分析   摘要:采用样方法研究土壤理化因子对冬虫夏草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5~10 cm土壤中,土壤含水量显著影响冬虫夏草的分布,pH值、全钾含量极显著影响冬虫夏草的分布,且虫草数量最多,虫体形态表征也最好;第一主成分中全磷含量是影响冬虫夏草种群分布的主要土壤理化性质因子,第二主成分中pH值是影响冬虫夏草种群分布的的主要因子。说明冬虫夏草对土壤层、土壤酸碱性、全钾含量和全磷含量有严格要求。   关键词:冬虫夏草;土壤环境;土壤层;理化因子;生境   中图分类号: S567.3+50.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9-0395-04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sis (Berk.) Sacc.]为麦角菌科真菌,是真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后形成的子座和菌核的复合体[1]。冬虫夏草性温而味甘,药用价值极高,具有补肺、益肾、补精髓及诸虚百损、止咳平喘、止血化痰、补肺益肾、抗白血病、抗抑郁症、抗辐射、抗癌、防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造血能力和调节免疫系统之功效,主治久咳虚喘、劳嗽咳血、病后虚弱、消瘦失眠、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等症[2-4]。冬虫夏草生活史极其复杂,必须经过相对独立的分生孢子阶段和子囊孢子阶段的转变。在自然条件下,其寄主绿蝙蝠蛾需要5~6年才能完成1个世代,其中85%以上的时间在地下生活,且对生境要求极其特殊[5]。随着市场对虫草需求日益增加,其野生环境被严重破坏,自然虫草日益减少、面临枯竭[6],加强对冬虫夏草野生环境的研究和保护已刻不容缓。   冬虫夏草生长条件要求严格,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边缘地区,包括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省份。一般生于海拔3 600~4 500 m的山地,高山灌丛、草甸和高山草甸中。分布呈明显地带性和垂直分布规律,且与寄主分布一致[7]。冬虫夏草寄主对土壤生境依赖很强,近年来国内对其生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蝙蝠蛾幼虫的伴生植物、海拔界限及食性等方面[8-9]。而关于甘南州合作地区冬虫夏草(含寄主昆虫,下同)分布区土壤微生境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试验对该区冬虫夏草种群分布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为保护冬虫夏草生态环境,实现其野生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半人工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区域包括甘肃省合作市的4个街道、7个乡(当周街道、伊合昂街道、坚木克尔街道、通钦街道、卡加曼乡、卡加道乡、佐盖多玛乡、佐盖曼玛乡、加茂贡乡、勒秀乡、那吾乡)。合作市(102°47′51″~103°22′00″E,35°18′50″~35°66′29″N)地处甘南藏族自治州北部,东连卓尼,南靠碌曲,西接夏河,北倚临夏州的和政、临夏2县。该区域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平均海拔3 000 m以上(表1),属于高原气候,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1.7 ℃,无绝对无霜期。境内植被主要是龙胆科、玄参科、菊科、木贼科、蔷薇科、蓼科、禾本科,以嵩草、鹅绒委陵菜、问荆、圆穗蓼、珠芽蓼、金露梅等为主,植被覆盖度为75%,土壤厚度为30~40 cm。土壤类型主要有湿黑草毡土、黑毡土、草毡土、薄草毡土、冷棕钙、冷钙土、暗寒钙土。表1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区环境特点   分布地区海拔   (m)平均降水量   (mm)年平均气温   (℃)植被类型土壤类型坡位卡加道乡3 4005160.5龙胆科、玄参科、菊科、木贼科、蔷薇科湿黑草毡土上坡位卡加曼乡3 2105102.8菊科、罂粟科、豆科、蓼科黑毡土上坡位佐盖多玛乡3 8005300.3罂粟科、禾本科、蔷薇科、菊科、蓼科草毡土上坡位佐盖曼玛乡3 2205902禾本科、蔷薇科、木贼科、菊科薄草毡土上坡位加茂贡乡2 8602508报春花科、禾本科、蔷薇科、蓼科冷棕钙土中坡位勒秀乡2本科、菊科、蔷薇科、蓼科冷钙土中坡位那吾乡3 0003401.6龙胆科、禾本科、蔷薇科、菊科暗寒钙土上坡位   2研究方法与内容   2.1样地选择、土壤样品采集   通过当地药农的向导在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冬虫夏草采挖期的5月初至6月底,连续4年采用样地样方调查法,结合问卷走访常年在当地采集冬虫夏草的农牧民,他们对合作地区冬虫夏草的分布区域相对熟悉。设置样地和样方时,选择既能反映冬虫夏草野生资源野外生存状况,又能反映冬虫夏草集中分布特点的区域进行样方调查。调查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样方选择,调查时每年选取10个 10 m×10 m 典型大样方,在每个大样方中按五点法设置5个 1 m×1 m 小样方,共50个小样方。取样时在选定的10个大样方内采用五点法,记录样地特征及周边环境信息,包括经纬度、海拔高度、坡度坡向、草地类型、主要植被等,并在样方内取 0~5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