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苦参三黄汤联合夫西地酸软膏治疗湿疹并感染疗效探究
摘要:目的 探究苦参三黄汤联合夫西地酸软膏治疗湿疹并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2015年5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2例?裾畈⒏腥净颊吣扇胙芯浚?采用盲选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给予夫西地酸软膏治疗,观察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苦参三黄汤,对比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EASI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价值(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2.86%,对照组为73.21%,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湿疹合并感染患者联合应用苦参三黄汤、夫西地酸软膏,皮损症状可显著改善,疗效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关键词:苦参三黄汤;夫西地酸软膏;湿疹合并感染
中图分类号:R75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16-0116-02
湿疹是一种皮肤科常见病症,是由精神紧张、内分泌失调、新陈代谢障碍等内部因素及气候变化、生活环境等外部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疾病,根据其皮损表现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1]。该病症在临床上表现出皮肤瘙痒、易反复发作的特点,病因机制复杂,迁延难愈,难以有效根治,且常合并有感染症状。此次试验旨在探究苦参三黄汤联合夫西地酸软膏治疗湿疹并感染的疗效,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5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2例湿疹并感染患者纳入研究,以数学领域的盲选法作为标准,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6例。观察组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14~58岁,中位数年龄(35.72±11.05)岁;病程1 w~2年,病程中位数为(0.84±0.31)年。对照组中,男32例,女性24例;年龄15~60岁,中位数年龄(36.02±11.13)岁;病程2 w~2年,病程中位数为(0.85±0.34)年。根据以上各项基本资料可知,两组对比不明显(P0.05),存在对比研究的价值。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中医诊断符合《中医外科学》中关于“绣球风”、“奶癣”的诊断标准,西医符合第3版《临床皮肤病学》中湿疹的诊断标准,均合并有感染症状;②患者而在此次治疗前的1个月内未使用抗生素、抗组胺药物、类固醇等进行治疗;③此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通过,患者均知悉此次试验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②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 给予夫西地酸软膏(上海复星朝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治疗,将药膏涂抹在病灶部位,均匀涂抹并按摩数分钟,早晚各1次。
1.3.2观察组 给予苦参三黄汤联合夫西地酸软膏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苦参三黄汤,其基本方为:黄岑12 g、穿心莲12 g、野菊花12 g、苦参15 g、大黄15 g、黄柏30 g。同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酌情加减药剂:①渗出分泌物者,加枯矶10 g、五倍子12 g;②瘙痒甚者,加白鲜皮15 g、百部20 g。1剂/d,加水2.5 L,浸泡30 min,中火煮沸后文火煎煮30 min,分2次于早晚饭后温服。
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1.4判定标准
1.4.1临床症状评分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病症评分与瘙痒评分,其中皮损程度采用湿疹面积严重程度指数评分法(EASI)进行评价,分数为0~15分,瘙痒程度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进行评价,分数为0~10分,二者严重程度与评分成正比[3]。
1.4.2疗效判定 临床疗效用药时,观察患者皮损症状及瘙痒的改善情况,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此次治疗效果。治愈:皮损症状消除,无瘙痒,疗效指数不小于95%;好转:皮损症状显著改善,瘙痒程度降低,疗效指数为20%~90%;有效:皮损症状有所改善,病灶区域瘙痒,疗效指数为20%~60%;无效:皮损症状无改善,疗效指数小于20%;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4]。
1.5统计学分析
选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加以处理,在计量资料方面,采取(x±s)表示,本次两组之间数据对比采取t进行检验;在计数资料方面,采取百分率(%)表示,本次两组之间数据对比采取比?字2进行检验,如果P0.05,代表两组的数据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备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EASI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价值(P0.0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