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慢性肝炎的治疗采用抗病毒、免疫调节、改善肝功能和抗纤维化等治疗措施,病因治疗是关键。现主要就拉米夫定及恩替卡韦在作用机理、临床疗效、耐药性及安全性作一综述。
1 作用机理
拉米夫定(Lamivudine,LVD)为核苷类似物,在细胞内转化为LVD磷酸盐(L-TP),并以环腺苷磷酸形式通过HBV多聚酶嵌入到病毒DNA中,导致DNA链合成终止,达到抗病毒作用。恩替卡韦(Entecavir,ETV)为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具有高度特异性,能够通过磷酸化成为具有活性的三磷酸盐,通过与HBV多聚酶的天然底物三磷酸脱氧鸟嘌呤核苷竞争,抑制病毒多聚酶(逆转录酶)的所有3种活性:(1)HBV多聚酶的启动;(2)前基因组mRNA逆转录负链的形成;(3)HBV DNA正链的合成。
2 临床疗效
2.1 LVD:HBeAg阳性的患者在治疗l2个月末,HBV DNA阴转率为79%,ALT复常率为72%,治疗前HBeAg阳性,ALT异常的患者中HBeAg阴转率为22%,血清转换率为18%。其中治疗前ALT水平高于正常值上限2倍的患者HBeAg阴转率为24%,HBeAg血清转换率为20%[1]。说明治疗前ALT异常的患者,其获得HBeAg血清转换的机会更大。133例肝穿病例中,大部分患者无论治疗前HBeAg是否阳性,均见组织学改善。治疗前ALT异常的患者较ALT正常的患者组织学改善更显著,实现HBeAg血清转换的患者,肝脏组织学改善尤为明显。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显示,治疗l2个月后患者的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均得到改善,改善最明显的是精神健康测评指标。有研究[2]随机选择82例为LVD治疗组,17例为对照组,治疗组血清cccDNA基线水平(3.0×106 拷贝/毫升),24周后降至(33,476 拷贝/毫升),52周时为(48,694 拷贝/毫升),P0.001;治疗组cccDNA水平在24周和52周时分别降低2.21 和 2.12 log10,而对照组cccDNA分别降低0.31 log10和0.2 log10,两组相比P0.001。可见LVD能降低cccDNA,但随时间的延长有反弹趋势。与治疗前相比,LVD治疗半年及1年后在躯体角色RP(9.6)、社会功能SF(8.2)、情绪角色RE(11.8)和活力VT(6.2)4个领域得分有显著提高(P0.05),主要集中在心理状态评分MCS(3.6)。该研究表明,LVD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3]。
LVD治疗的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肝纤维化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有研究对13例进行LVD治疗1年的患者进行肝穿,治疗前后的炎症活动度分别为(5.23±2.99)及(3.54±1.55)(P0.05)。其中单项评分以碎屑坏死改善最明显(P0.05)[4]。LVD在强效抑制HBV复制的同时,能改善组织学炎症活动度,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患慢性乙型肝炎的儿童被分成治疗组(LVD)和对照组(复方益肝灵),52周后观察:e抗原血清转换率治疗组为18.73%,对照组为5.26%(P=0.032)。乙肝病毒DNA血清阴转率分别为65.62%和13.16%(P值0.012)。ALT正常率为59.38%和23.68%(P值0.04)。用LVD治疗的儿童无1例因不良反应停药,耐受性佳[5]。该研究表明患慢性乙型肝炎的儿童应用LVD治疗52周,与对照组相比可显著提高e抗原血清转换率、血清中HBV DNA阴转率和ALT正常率,有一定的安全性。
2.2 ETV:在美洲旱獭肝炎病毒(WHV)的慢性感染中,口服ETV(0.05 mg?kg-1?d-1)治疗4周后,血清病毒DNA量已有明显下降, 32周时降低了8个log10,即使较低剂量(0.02mg?kg-1?d-1),亦有明显效果。在治疗14个月后,取肝穿刺标本检测核心抗原和cccDNA均为阴性。停药21个月后血清中仍测不出该病毒DNA,这表明ETV不仅能抑制病毒的复制,而且对cccDNA亦有直接的影响[6]。姚光弼等以LVD治疗无效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ETV组(116例)和安慰剂组(29例),在第12周治疗结束后,患者HBV DNA的平均下降幅度:ETV组为4.30 log10;安慰剂组为0.15 log1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2 log10)分别为86%和93%,而安慰剂组仅为3% (P0.01),病毒载量的下降分别为2.51、2.73和0.12 log10,即应用ETV后血液内病毒载量下降超过100倍以上[8]。证明了ETV能快速强效抑制病毒活性,实现ALT复常。
研究报道:296例接受ETV治疗的HBeAg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