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汉何尝杀妻——邓拓罗贯中三国演义.PPTVIP

吴汉何尝杀妻——邓拓罗贯中三国演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汉何尝杀妻——邓拓罗贯中三国演义

走 近 作 者 林彪、江青等人,出于整垮北京市委,进而搞乱全国,乱中夺权的阴谋,《燕山夜话》变成了“反党黑文”,“三家村”被打成“反党集团”,制造了一起震动全国的特大冤案。邓拓因此而含冤自尽,成为“四人帮”一九六六年大兴文字狱的第一个牺牲者。 邓拓的杂文重史识、史论,抓住现实,旁征博引,含蓄委婉,可谓雅俗共赏。  西汉末年,王莽鸩酒毒死平帝篡权后,下令通缉刘秀。刘秀过潼关,被守将吴汉拿获。吴母得知,告以王莽弑君杀父往事,责令吴汉放刘秀、散潼关,并授剑命吴汉杀妻王莽之女王兰英。王兰英为人温婉善良,吴汉进经堂左右为难。公主正在念经,见吴带剑而至,知情后夺剑自刎,吴母亦自缢。吴汉纵火毁家,追随刘秀而去。 吴汉何尝杀妻 ——邓拓 罗贯中《三国演义》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奸雄” 陈寿《三国志》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英雄” 吴晗照片: 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邓云特,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他从小就酷爱文学艺术。一九六一年,邓拓应《北京晚报》的要求,开设了《燕山夜话》专栏。以马南邨为笔名 。在此之后,他又与吴晗、廖沫沙同志合作,在《前线》杂志上开设了《三家村札记》的专栏。 走 近 作 者 复述故事: 《斩经堂》 吴汉何尝杀妻 ? 吴汉未尝杀妻。 吴汉没有杀妻。 “杀”还是“没杀”——这是一个问题! 斩经堂梗概 《后汉书·吴汉传》的记载:“吴汉字子颜,南 阳宛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王莽末,以 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资用乏,以贩马自 业。往来燕蓟间,所至皆交结豪杰。” j? 供职 因为 就 匮乏 靠、凭借 从吴汉的出身证明吴汉未尝杀妻。 《后汉书·吴汉传》“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 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 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 责怪、埋怨 哥哥 吴汉家庭关系或夫妻关系很正常,看不出有“杀妻”之类的变故。 之 汉代刘珍的《东观记》:“汉但修里宅,不起 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也。” 只 大宅子 吴汉夫人的名位正常,没有引起“杀妻”之类变故的可能。 《后汉书》所载,吴汉“为人质厚少文, 造次不能以辞自达”。 匆忙、仓促 从吴汉的为人来看,“杀妻”不可能。如有,史书定要大书特书,决不至于一字不提。 结论:吴汉未尝杀妻 写作目的是什么? 一方面:“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时距离很大,谁要是把戏当成读历史,那就不免要上当” 。 另一方面:把历史故事编成戏剧,虽然不必要照搬史实,但是也不应该捏造情节,胡编滥造。 本文特色: 引用典籍 好处? 客观真实,增强说服力。 哪一条证据最主要? 如果吴汉确曾杀妻,那么汉代典籍必有记载,汉代典籍没有吴汉杀妻的记载,所以,吴汉未尝杀妻。 “在汉代的历史典籍中,完全找不到所谓‘吴汉杀妻’的事实根据。” (根本不合历史事实) “如果吴汉确曾杀过王莽的女儿而后投奔刘秀,那末,在《后汉书》上一定要大书特书,夸奖他的忠孝,决不至于一字不提。” 本文的论据和结论可组成如下推理: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