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中国三年禁毒运动回顾与启示
新中国三年禁毒运动回顾与启示
摘要:新中国建国之初,毒品形势非常严峻,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罂粟种植面积大、从业人员众多;社会对于毒品危害性的认识比较淡漠;毒品吸食人数居高不下。出于巩固政权、禁绝毒品的迫切需要,新中国发起了三年禁绝毒品的运动,并成功实现了禁绝毒品的目标。该目标的实现一方面与我国特定历史时期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有关,也与采取了严厉而确定的禁毒刑事政策有关,还与运动式的全民参与的禁毒模式有关。
关键词:禁绝毒品;严刑峻法;全民动员
中图分类号:D66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0)06-0085-05
1838年9月,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不无忧患地指出:“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实是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至此,能无股栗。”〔1〕(P104)历史的吊诡在于,三十六后的1874年2月,林则徐却一改慷慨激昂之辞,表示:“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所恨者,内地之民嗜洋烟而不嗜土烟。”〔2〕(P433)当鸦片战争的硝烟散尽,当历史的车轮风雨不惊走过,留下的只是林则徐在1838年所言的那句“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淡忘的却是英雄迟暮时的徘徊、犹豫、踌躇。这种踌躇和徘徊正是清末禁毒战略从激越归于困顿的苍凉写实。
自虎门销烟迄于今,或禁或弛、或激进或宽缓,或悲愤或淡定,我国的禁毒战略总是以林则徐“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的言论为理论原点和情绪基础的。但是,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各种禁毒战略并未能实现中国大地上毒品的根绝,反而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年运动式禁毒人民战争,实现了毒品禁绝的神话,并基本持续到“文革”结束。在毒品滥用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的今天,有必要回顾和反思建国初期三年禁绝毒品的历程,探究其成功的内在机制,以期服务于现今的禁毒政策制定和完善。
一、三年禁绝毒品运动的过程与举措
新中国建国之初,我国毒品形势非常严峻。据有学者初步统计,其时全国吸食鸦片等毒品的烟民大致有2000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4%。〔3〕(P103)以鸦片的主产区西南地区为例,仅云南省罂粟种植面积即占可耕地的20-30%,云南省的吸毒人员超过2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2.5%。其中,省会昆明市烟馆林立,约有1670家,烟贩6968人,吸毒者5万余人。贵州省吸食鸦片者达3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1%。省会贵阳有烟馆1000余家,遵义也有400多家。人口仅万余人的贵州省镇远县有毒贩700余人,其中贩运大烟一百两左右者571人,百两至千两者200余人,万两以上者也有20余人。〔4〕(P295)概而言之,建国之初的毒品形势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一是罂粟种植遍布全国,从业人员众多;二是对于毒品危害性的认识比较淡漠,缺乏强有力的道德共识;三是毒品吸食人数居高不下,毒品贩运规模空前。
1.号角吹响
正是基于巩固政权、禁绝毒品的迫切需要,1950年2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以下简称《通令》),旗帜鲜明地制定全面禁毒的政策和措施。《通令》从毒品严重的危害性和严峻的毒品形势入手,指出:“自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强迫输入鸦片,危害我国已百有余年。由于买办的官僚军阀的反动统治,与其荒淫无耻的腐烂生活,对于烟毒,不但不禁止反而强迫种植,尤其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曾有计划的实行毒化中国,因此戕杀人民生命,损耗人民财产,不可胜数。”〔5〕(P354)以此为基础,《通令》规定了几个方面的具体禁毒措施。
第一,设立禁毒专门机构、调动全民参与禁毒。《通令》第一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协同人民团体,做广泛的禁烟禁毒宣传,动员人民起来一致行动。第二条规定由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禁烟禁毒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民政、公安部门、相关人民团体派员组成,民政部门负责具体组织。
第二,从严打击毒品种植、贩运、制造、售卖行为。《通令》第三条至第五条规定,自1950年起在已解放的地区全面禁绝罂粟种植,未解放的地区一旦战争结束立即禁绝种植罂粟。另外,自《通令》颁布之日起,对于烟土毒品的贩运、制造、售卖行为一律从严定罪,并没收烟土毒品。对于散存于民间的烟土毒品,规定必须限期收缴。按期缴出毒品者,可酌情进行补偿,逾期仍未缴出毒品者,则按其情节严重程度分别定罪处罚。
第三,惩办与矫治结合解决吸毒问题。《通令》第六条至第七条规定,吸毒人员必须限期向政府相关部门登记并定期戒除,对于拒绝登记和逾期不戒除者进行处罚。同时,由各级政府卫生部门配置戒毒药品、宣传戒毒戒烟药方,并对贫苦吸毒者免费或减价治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