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型城市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模式.docVIP

文化型城市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模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型城市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模式

文化型城市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模式   摘 要: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本质上是基于计划经济的政治型城市化和以GDP为中心的经济型城市化发展的结果,而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导致的城市衰退正反映出这些传统的城市化道路正逐步走向末路。在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重视文化生产力,挖掘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以实现文化城市为目标的文化型城市化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为建设文化城市,资源型城市要做好文化型城市化的顶层设计,围绕产业支撑要素,强化文化政策重点,同时大力推进文化产业与传统工业的融合,促进工业的文化转型。   关键词:文化型城市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Abstract: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based cities in China are essentially the output of political urbanization which is based on planned economy, and economical urbanization which is around GDP. But the urban decline resulted by the environmental disruption and resource exhaustion reflects these traditional urbanization methods no longer work.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culture and economy integration, cultural urbanization which refers to paying attention to cultural productivity, exploiting cultural resources, developing cultural industry, and focusing on the goal of cultural cities, provides new idea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s-based cities. To construct cultural cities, resources-based cities should make top design of cultural urbanization, intensify the keys of cultural policies around supporting factors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promote the convergence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traditional industry to advance the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y.   Keywords:cultural urbanization; resources-based cities; trans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 C9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5)-08-78(6)   2013年12月3日,作为美国最大的城市之一,曾经素有“汽车之城”美誉的底特律因负债超过180亿美元,被美国联邦破产法院法官正式裁定破产,为我国很多产业单一的资源型城市敲响了警钟。同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纳入这个规划的城市达262个,其中包括地级行政区(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等)126个、县级市62个、县(自治县、林区等)58个、市辖区(开发区、管理区)16个。当前我国城市计有658个,不考虑区、县情况,资源型城市约占我国城市的30%,体量庞大。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这些城市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其中大多数城市开始面临“矿竭城衰”的不利局面,[1]是否能够实现顺利转型,不仅直接影响到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更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1 资源型城市面临的根本问题   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两大根本问题。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长期以来的粗放式开发严重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系统,既有地表沉降与塌陷、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问题,也有大量废水、废气、废物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据统计,2011年,全国116个资源型地级市共排放废水63.43亿吨,工业二氧化硫877.79万吨,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28.60%和46.76%。①以牺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