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改良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联合负压引流技术在手背部创面应用
改良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联合负压引流技术在手背部创面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联合负压吸引技术修复手背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5月-2015年10月笔者科室收治手背及指背部损伤患者16例,清创、按受伤指背个数及创面大小设计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11cm×11cm~16cm×14cm),皮瓣中间纵向剖开形成双蒂,在双蒂皮瓣近指蹼处开窗;把修剪下的医用海绵填塞指间,供瓣区覆盖医用海绵,缝合、固定;皮瓣缝合于手背创面,术后给予间歇式负压封闭冲洗引流,每天3次,冲洗10~14d后去除生物半透膜,14~21d断蒂、分指,供瓣区用局部皮瓣封闭。结果:14例皮瓣顺利成活;1例皮瓣第2天皮瓣下积血,处理后消退,皮瓣成活;1例断蒂后皮瓣远端坏死,换药后局部麻醉下植皮。2例术后7d负压引流管堵塞,注射器冲洗后通畅;3例半透薄膜漏气,局部封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3.5d。术后随访6~18个月,患者手指形态及功能恢复较好,手术效果满意。结论:表明改良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联合负压引流技术修复手背部创面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皮瓣;负压封闭引流;手背部;创面修复
[中图分类号]R62 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7)07-0001-04
手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劳动器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机械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因为机械、交通事故等外力导致的手部损伤日益增多,其中手部软组织缺损占多数。需手术修复的皮肤软组织损伤主要包括皮肤软组织撕脱伤、因外力(烧伤、热压伤、压伤等)引起的皮肤坏死,尤其是手背部。手背部皮肤薄,皮下组织少,损伤多见,且损伤后创面较深,一般合并一个或连续几个指背损伤,常累及肌腱、骨和关节,早期适宜的治疗措施是降低伤后致残率的关键。传统的皮瓣修复术后皮瓣臃肿,且术后需皮瓣断蒂术、分指术及臃肿皮瓣修整术,增加患者负担。近年来,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在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方面报道较多,尤其在手部软组织修复中更受重视。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是临床实践中创造出的新型皮瓣,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项促进创面愈合的新技术,二者联合修复手部损伤的报道不多。2013年5月2015年10月笔者科室采用改良腹部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联合负压引流技术修复手背及指背损伤创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Y料:本组患者16例,其中男6例,女10例;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3.4岁;均为手背及指背损伤。7例热压伤,5例撕脱伤,2例烧伤,2例压伤。创面大小9cm×9cm~14cm×12cm x线检查无骨折,伤后1h~7d入院,入院后2h~5d手术。见表1。
1.2材料: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护创材料由佛山众信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由医用海绵、插入医用海绵中的两根多孔硬质引流管和生物半透膜组成,每根引流管带冲洗管。
1.3手术方法
1.3.1清创:臂丛+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用3%过氧化氢溶液、氯苯溶液(0.25%氯霉素+1%苯氧乙醇,本院自制)交替冲洗,清除坏死组织,彻底止血、冲洗,浸有氯苯溶液的纱布暂时湿敷包扎。
1.3.2手术方法:术前根据受伤指背个数及创面大小设计腹部皮瓣(面积比清创后创面大2~3cm)。
第2~5指背损伤:将第2、3指和第4、5指指间填塞约0.5cm宽修剪下的医用海绵,用缝线简单固定,避免两指间创面接触、粘连;按皮瓣设计线切开,掀起皮瓣,根据创面大小及第3~4指指间长度将皮瓣靠近指端纵行切开至第3~4指指蹼处。应用组织剪修整皮瓣,仅保留约2~4mm厚脂肪组织;于第2、3指和第4、5指指间靠近指蹼的皮瓣上纵向开窗,约1/3手指长度;彻底止血后腹部供瓣区根据创面形状放置裁剪好的医用海绵;将患手插入皮瓣下海绵上,掌心向下,把指间填塞的海绵与供瓣区海绵缝合固定,利于皮瓣区引流;0号丝线间断缝合皮瓣与指间、指蹼处切口;术后将患者上肢固定于躯干,以免皮瓣撕脱。
第2~4指指背损伤:将第2、3指指间填塞修剪下的医用海绵,同前根据第3~4指指间长度将皮瓣纵行切开至指蹼处,第2~3指指间皮瓣开窗。
第3~5指背损伤:第4~5指间开窗,其余同前。
第1~3、1~4及1~5指背损伤:拇指可单独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转移,其余同前。
1.3.3术后冲洗及注意事项:生物半透性粘贴膜覆盖皮瓣上方及其周围正常皮肤,并接负压吸引,确保创面密封良好,回病房接院内中心负压(负压值为0.02~0.04MPa)。术后当天,无菌操作下0.9%氯化钠溶液250ml+硫酸庆大霉素24万u和甲硝唑250ml冲洗引流管,每天3次,根据引流情况调整冲洗速度,间歇式负压吸引,冲洗10~14d,然后去除生物半透性粘贴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改良局部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临床价值.doc
- 改良岛状皮瓣在手部组织缺损与手指修复中临床应用.doc
- 改良尿道板纵切卷管法在治疗小儿尿道下裂中应用价值分析.doc
- 改良封闭负压辅助闭合技术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愈合性伤口研究.doc
- 改良布朗氏架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保守治疗中应用.doc
- 改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应用.doc
- 改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复合小梁切除术临床疗效观察.doc
- 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应用价值.doc
- 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对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作用.doc
- 改良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效果探析.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