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一与《蝶恋花·答李淑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淑一与《蝶恋花·答李淑一》

李淑一与《蝶恋花·答李淑一》   今年5月,是毛泽东的著名词作《蝶恋花·答李淑一》问世50周年,词中被毛泽东尊称为“君”的李淑一,是“骄杨”的“好朋友”,是“柳”的夫人。在今年李淑一逝世10周年之际,她的侄女和侄女婿,深情回忆了她与毛泽东主席非同寻常的交往,以及《蝶恋花》问世前后的故事。   1957年5月的一天,李淑一手举一只大信封,步履轻盈地迈进长沙市第二女中初三的教室,声音有些发颤地对学生们说:“毛主席给我写信了!”霎时间,学生们都愣住了,李老师从大信封中抽出一个小信封,左下方是遒劲、潇洒的三个字:毛泽东!在学生们的掌声中,李老师饱含激情地朗诵了毛泽东主席赠给她的《蝶恋花·游仙》词: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50多颗火热的心同为老师而兴奋,50多双稚嫩的手同向老师鼓掌。此情此景,不禁使人联想到16年前发生在湖南省立临时中学初一教室里的另一番情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以25岁的英年从容就义,就义前写下绝笔《与妻书》。李淑一在讲这书时,先是颤声读:“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眼泪慢慢从她眼角沁出,直至读到“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时,她更是抑不住内心的酸楚而痛哭流涕,满堂几十个小姑娘也由于受到老师的强烈感染而整整哭了一节课。而谁又知道,老师内心也深藏着一腔愁情别绪!   早在1933年,李淑一听说丈夫柳直荀牺牲后,结想成梦,和泪填了一首《菩萨蛮·惊梦》词:   兰闺索寞翻身早,夜来触动愁多少。底事太难堪,惊侬晓梦残。   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   就是这首词,历经数十年风雨,李淑一于1957年1月寄给毛泽东主席请他指正;也正是这首词,令毛泽东主席“大作读毕,感慨系之”,于同年5月11日,挥笔写下感天地、泣鬼神的词章《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词寄托了毛泽东对夫人杨开慧烈士和亲密战友柳直荀烈士的无限深情,也表达出一代伟人对烈士遗孀和昔日老友的关爱。   从延安时期到进京以后,无论在工作、学习上,还是在生活、教育子女上,毛泽东对李淑一始终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1959年6月27日,毛泽东在长沙蓉园亲切接见了李淑一,并和她合影留念。在蓉园的时候,毛泽东还把李淑一介绍给在座的客人说:“她就是李淑一,开慧的好朋友。”   两年后,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蓉园接见,李淑一写了一首七言律诗:忆昔长沙识伟姿,重逢已是盛明时。卅年事业惊环宇,四海人民仰导师。话到忠魂弥恳挚,暖如朝日更温慈。九霄杨柳春常在,附骥深惭蝶恋词。   李淑一和杨开慧是1920年在长沙福湘女中念书时相识并成为好朋友的。杨开慧思想进步,学习努力,生活朴素,为人豁达乐观。她不喜欢做礼拜,经常向李淑一宣传妇女解放、婚姻自主的道理,对李淑一的影响甚大。杨开慧英勇就义后,李淑一曾多次去看望烈士的母亲,深情地对杨老夫人说:“开慧牺牲了,我就是你的女儿。”毛泽东在写下著名的《蝶恋花》词的同时,特地委托李淑一在暑假或寒假到板仓代他看一看开慧墓。   1957年7月10日,在花木葱郁的开慧墓前,李淑一献上鲜花和香果,含着热泪诵读祭文:“……近接毛主席来信,念君思君,作词悼君,嘱我暑假有暇,代他亲来板仓,奠扫君墓,获此良机,遂偿夙愿。今兹来奠,恩义双重,老友有灵,当能鉴察。”   李淑一是经杨开慧介绍与柳直荀相识相知的。两人一见如故,有相见恨晚之感。在李淑一心目中,柳直荀是一个不浮夸,对人诚恳,遇事沉着勇敢的好青年;而在柳直荀的眼中,李淑一则是一位好读书,既有新知又有旧学的负责任的贤淑女子。当时柳直荀边读书边开展爱国运动,经常寄宣传材料给李淑一看,在其影响下,李淑一也积极参加一些进步的学生运动。他们交往日深,感情日笃。有李淑一于1922年写的《怀友》诗为证:旧雨乖违久,明艰信转迟。那堪征战日,又赋别离诗。红叶知人恨,青灯笑我痴。同习不知处,何以寄相思。   1924年10月30日,李淑一与柳直荀结婚。婚后,柳直荀一边办协均中学,一边参与和领导学生运动及农民运动,历任湖南各界救国十人团联合会总干事、湖南省农民协会秘书长。1927年5月对日“马日事变”后,柳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任中央军委特派员,1929年冬任中共长江局秘书长兼湖北省委书记;1930年夏到湖北洪湖革命根据地,先后担任红六军政治委员、中共鄂西北特委书记、湘鄂西省苏维埃财政部长等职;1932年9月在洪湖蒙难。   在柳直荀的影响下,李淑一接受了革命思想,积极支持和协助丈夫工作,曾掩护郭亮、夏曦、李维汉等同志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冬,柳直荀从上海带来他30岁生日的照片,照片背面写了两句唐诗:“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1

文档评论(0)

181****2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