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新婚别》赏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甫《新婚别》赏析

杜甫《新婚别》赏析 陈才智 新婚别 杜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这是杜甫著名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别”之一,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诗中描写了一对新婚夫妻的离别,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头天结婚,第二天新郎就去当兵,这完全违背当时新婚者不服兵役的常理和习俗。一想到丈夫就要到九死一生的战场上去,新娘悲痛得心如刀割。但她同样认识到,丈夫的生死,爱情的存亡,与国家民族命运,是不可分割地连结在一起的,要实现幸福的爱情理想,必须作出牺牲。于是,她强抑悲怨痛楚,在离情别绪中,平静而深情地鼓励丈夫,同时炽热坚定地表达至死不渝的爱情誓言。这首诗写出了当时人民面对战争的态度和复杂的心理,以及他们对正常人生和亲情的留恋,他们为国家承担责任的勇气。     句解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兔丝附在又短又矮的蓬麻身上,它的蔓儿自然不会很长。把女儿嫁给出征打仗的人,还不如把她扔在路旁!“兔丝”,一种蔓生植物,多缠附在别的植物上生长,古人用以比喻女子之依附男子。这里是新娘用以自比。“蓬麻”,两种低矮植物,用以比征夫。     开篇以“兔丝附蓬麻”这一自然现象,比喻婚后女子依附丈夫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比中有兴,贴切巧妙,恰到好处,不仅准确地把握了结婚仅一天的新嫁娘的特定身份、语气口吻、感情色彩及心理动态,也符合诗歌进程的需要。比兴意义并不局限于表示夫妇的依存关系,而是更形象深刻地表达了新娘对新郎那种依依不舍、缠绵悱恻的情意,这样婉转入笔,比开门见山效果更佳,而且从新妇的角度叙述,不宜直截了当。丈夫应征入伍,吉凶难卜;自己依托无着,生活前景难料。一想到此,她又怎能不痛断肝肠,无奈悲伤?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自从结发作了你的妻子,到现在还没坐暖你的床。昨晚成婚,今晨你就告别,这岂不是过于匆忙?这里语气由重加急,以通俗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描画出一位爱怨交织、感情细腻的新嫁娘形象。“结发”,古时婚礼,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因以指成婚。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你此行虽说不甚遥远,但奔赴河阳也是去守卫边防。我的身分尚未明确,叫我如何去拜见公公和婆婆?前两句的弦外之音是,守边守到了河阳,边境竟在自己的家门口。昔日强大的唐帝国穷兵黩武去开边,现在战火都打到王朝统治的中心地带,这是何等辛辣的讽刺!后两句是感怨嫁与征夫为妻的痛苦。新婚竟成生离死别,本是痛不欲生,但一想到自己还是刚过门的新娘子,所以态度不免矜持,语带羞涩,备极吞吐,这是完全符合人物的特定身份和精神面貌的。“河阳”,今河南孟县西。当时为郭子仪的驻防地。“姑嫜”,即公公和婆婆,丈夫的父母。古代儿媳妇称婆婆为姑,称公公为章,“章”即“嫜”。古时礼制,女子出嫁三天,要告庙上坟,才算成婚,人妻的身分才确定。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回想父母抚养我的时候,日夜都叫我深居闺房。女儿一旦嫁了出去,无论丈夫是鸡是狗也得把他跟上。这几句娓娓道来,字字凄惋,所谓发乎情也;细细追忆,深深感人,终能止乎礼义。后两句所采用的俗语,增加了诗的真实性和亲切感。“藏”,意谓不轻易见人。“归”,指女子出嫁。“将”,跟随。“鸡狗亦得将”,就是俗语所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你如今前往九死一生的战场,怎不让人痛断心肠!我本来决心要随你前去,又怕落个事与愿违的下场。这一席话语,如泣如诉,慷慨悲凉,哀婉真挚,充分表现了这位新婚女子为公忘私,识大体,送郎参军,奔赴国难的爱国情操。元代刘埙《隐居通议》说,以下八句“沈郁顿挫,哀而不伤,发乎情止乎礼义之言也”。“苍黄”,本指青色和黄色。《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后因以“苍黄”比喻极大的变化或事与愿违。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请你不要以新婚为念,努力去当兵打仗。有女人在军队中,士气怕要受到影响。前两句是新婚妻子对丈夫的劝慰词,一变哀怨沉痛的诉说为积极的鼓励,为使丈夫一心一意英勇杀敌,她表示了自己深明大义、生死不渝的坚贞爱情。这是人民的呼声,时代的呼声,是诗人通过新娘之口发出的爱国号召。后两句是说,她怕触

文档评论(0)

181****2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