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薯育苗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一、工作概况
甘薯(Ipomea batatas Lam),其别各有:白薯、红薯、地瓜等,是旋花科甘薯属甘薯种,热带植物。原产美洲,我国大部分地方均有种植。甘薯作为贵州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省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种植面积在350万亩左右。经近几年在我省甘薯种植地区进行育苗方式等方面的探索,筛选适宜的品种进行种植,并获得了较可观的产量及效益,并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在甘薯的生产各环节中,育苗是保证高产的关键,经过几年的育苗试验,摸索出了不同地区发展甘薯生产的育苗技术。为在我省发展甘薯生产,能够及时培育出充足的无病壮苗,并掌握了甘薯苗的生长规律,为生产提供了保证。
随着我省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甘薯市场有所启动,甘薯逐渐成为经济作物。近年来我省出现种植规模较大的甘薯专业户和企业,由于育苗技术有限,导致育的苗质较差、出苗晚及带病苗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甘薯种植户及企业的积极性及效益。通过我们近几年的研究,在我省甘薯种植区域进行甘薯育苗技术的探索,为我省甘薯育苗提供技术支持。
本单位从2005年开始甘薯新品种引种、育苗等方面的研究。经过近几年来不断摸索与总结,在甘薯育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为规范、指导甘薯育苗技术,提高甘薯育苗水平,确保育成甘薯的质量,加快推进我省甘薯产业的发展。《甘薯育苗技术规程》由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提出与负责起草。
标准主要起草人:宋吉轩、李云、李丽、夏锦慧、颜谦。
二、标准编制的原则
1、尽可能与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相一致。
2、标准总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
3、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4、综合国内相关标准,因地制宜的结合我省甘薯育苗的自然生态条件、实际育苗水平确定,以满足我省甘薯育苗的要求。
三、标准的主要内容
《甘薯育苗技术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育苗前处理,主要包括床址、品种选择、种薯处理和排种,种薯处理主要有温汤浸种和药剂处理,排种包括排种方法及时间。
2、育苗及管理,主要包括育苗方法、管理及采苗,育苗方法主要有酿热温床育苗法和薄膜育苗法,管理主要有排种到出苗阶段管理、出苗后的管理、采苗前的管理、采苗后的管理、施肥及病虫草害防治等管理,最后进行采苗大田扦插。
四、主要试验分析、预期的经济效益
为制定甘薯育苗技术规程,主要进行了甘薯育苗种薯的摆种密度、方式、萌芽性、出苗后及采苗后管理、施肥及病虫草等方面的管理,对各项技术措施进行集成及试验验证,从科研和生产中总结制定出一套适宜我省推广应用的甘薯育苗技术规程。
通过本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育成健康种苗,对扦插后大田成活率及块根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进而提供甘薯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五、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
本标准引用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六、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的关系
1、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国家技术监督局《 HYPERLINK /DB/zcfg/slss.asp?id=61 \t _blank 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
2、本标准中计量单位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3、本标准的格式,编制和表达方法,按国家标准的要求制订。
七、作为强制性标准或者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根据《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建议作为推荐性标准
八、贯彻标准的要求、措施和建议
1、加强对标准的宣传和执行,以标准来规范生产和销售。
2、建议在实施标准过程中对所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反馈,以利于标准的修订和完善。
3、建议本标准实施时间在2013年3月10日。
《甘薯育苗技术规程》编制小组
2013年1 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食品安全法》自学自测平台题库.doc
- 《葡萄酒》(标准文本报批稿).pdf
- 《石灰知识大讲堂》系列讲座之八:食品添加剂基础知识.ppt
- 《食品安全法》中免责条款实施中的难点和对策.doc
- 《肉制品》、《饮料》、《糖果制品(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罐头》、《蛋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等六大类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修订说明.ppt
- 《企业问题员工管理手册》正式版.pdf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2,4-滴等85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征求意见稿).doc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2,4-滴丁酯等134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征求意见稿)》.doc
- 《目视管理》工厂管理MBA必修教材.pdf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百菌清等11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编制说明).pdf
- 《新食品原料终止审查目录》(截至2018.06.23).doc
- GB 5009系列标准有效性表.pdf
- 《氧氟沙星水产养殖使用规范》编制说明(送审稿).doc
- IMSA技术对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20161215).pdf
- ISO_TS_22002-4:2013Prerequisiteprogrammesonfoodsafety.Part4_Foodpackagingmanufa.pdf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专家修订稿2009).doc
- 《椰子粗蛋白粗脂肪含量的测定标准》编写说明.doc
- 《椰子粗蛋白粗脂肪含量的测定标准》标准文本.doc
- 《叶用紫苏种植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 ISO 12141-2002固定源排放物-低浓度颗粒物物质(粉尘)的质量浓度测定.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