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张爱玲作品特点及其艺术成就
浅析张爱玲作品特点及其艺术成就
[摘要]张爱玲从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她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坛占有一席之地,并对后世作家与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从张爱玲“遗作”小团圆的畅销着手,简单介绍张爱玲的生平及其作品。着重分析了张爱玲作品的特点及艺术风格,并对其作品的艺术成就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张爱玲作品;艺术风格;作品成就
2009年2月23日,皇冠出版社在台湾正式出版了《小团圆》,该书被称作张爱玲“最后,也最神秘的著作”,一经出版登上了港台各大书局畅销书榜首的位置,各大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使那股因张爱玲去世十多年而渐弱的“张迷”热再掀热浪。而自从1943年年仅23岁的张爱玲发表《倾城之恋》一举成名后,关于她极其作品的热议就从来也没有停止过。
一、张爱玲生平及其作品简介
张爱玲,原名张瑛,曾用笔名梁京。1920年出生于上海,是清末洋务派名臣李鸿章的曾外孙女,出生于书香世家的她从小受过很好的熏陶,又天赋聪颖。张爱玲的父亲一身遗少的作风,而母亲曾经留过洋,张爱玲生长的这种家庭, 既给了她得天独厚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修养, 又使她形成敏感而又冷漠、孤僻而又实际的性格。张爱玲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天赋,三四岁时就能在母亲的教导下吟诗颂词,七岁左右就能手写小说,后来又跟着母亲学习绘画,钢琴与英文,对色彩,音符和文字极为敏感,,她17岁发表在《国光》文学校刊上的作品《霸王别姬》,以其慷慨激昂和灿烂文辞令人赞不绝口。
1942年,还在香港大学中文系读书的张爱玲因香港沦陷,未毕业即回上海,回到上海的张爱玲即开始给英文《泰晤士报》写剧评、影评,也曾给英文杂志《二十世纪》写过《中国的生活与服装》。从1943年起开始在杂志上发表中短篇小说,自此开始其一生灿烂的创作生涯,而1943年《杂志》月刊刊载的她的小说《倾城之恋》,是其一举成名,奠定其在文学界的地位。
张爱玲一生的创作涉及小说、散文、剧本评论,其中以小说成就最高。其中篇小说《金锁记》曾被著名作家翻译家傅雷先生评价为“我们文坛最美丽的收获之一”,夏志清先生亦曾表示“《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可???其艺术成就。长篇小说《十八春》,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及短篇小说《倾城之恋》等都有着不俗的成就,其晚年致力于翻译与长篇小说的创作,曾花费十多年的时间潜心研究《红楼梦》,写出具有重要考究意义的《红楼梦魇》。
张爱玲以其成就生前身后都享有盛名被称作“名动上海滩,不染红尘焦火气的传奇”。胡兰成亦曾称其为“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中,傅雷曾说在一个低气压的时代,水土特别不相宜的地方,谁也不存什么幻想,期待文艺园地里有奇花异卉探出头来。然而天下比较重要一些的事故,往往在你冷不防的时候出现。张爱玲女士的作品给予读者的第一个印象,便有这情形。“这太突兀了,太像奇迹了,”……所谓“低气压的时代”无非是上个世界四十年代那个文坛沉寂压抑的时代,而所谓的“水土特别不相宜的地方”指的则是那时候的上海滩,一个动荡不安鱼龙混杂的地方显然是不适宜诞生文坛奇葩的。,而张爱玲和其作品仿佛从废墟中脱颖而出而不惹尘埃,其作品仿佛事事与哪个时代那个地方无关,而又确实是句句不离那个社会。张爱玲的小说,究竟有怎样的特色能够在那独树一帜,并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呢?
二、张爱玲作品的特点及艺术风格
(一)张爱玲的小说表现出很娴熟的写作技巧,注重开头和结尾
1.张爱玲的作品喜欢倒叙的手法,以讲故事的口吻来架构整篇文章
“我给您沏的这一壶茉莉香片,也许是太苦了点。我将要给您说的这一段香港传奇,恐怕也是一样的苦――香港市一个华美但是悲哀的城,您先倒上一杯茶――当心烫!您尖着嘴轻轻吹着它。在茶烟缭绕中,您可以看到……”小说《茉莉香片》的开头简单但是大气自然,这样如话家常般简单亲切周到的句子,自然的把读者带入到一种安静的由她的文字营造的环境氛围中,从而跟着她的讲述欢喜悲愁。而《沉香屑??第二炉香》的开头:“克荔门婷兴奋地告诉我这一段故事的时候,我正在图书馆里阅读马卡德耐爵士出使中国竭见乾隆的记载……”先是描写了她听克荔门婷讲故事的地点、环境,及她这位朋友的外貌、衣着,然后,时间退到了很久前罗杰安白登的悲惨遭遇。
另外,张爱玲的作品中,几乎每篇文章的开头都为我们设置了一个宽银幕的视频,使读者仿佛置身影院,欣赏着一部精美的影片。《沉香屑??第一炉香》的开头,“在故事的开端,葛薇龙,一个极普通的上海女孩子,站在半山里一座大住宅的走廊上,向花园里远远望过去。……”这颇似剧本的开头,直接触及了人的视觉感官。
2.文章结尾留白,不把男女主人公或事情的发展尘埃落定的说破,给人自由的揣摩和猜测
长篇小说《十八春》中,世钧与慕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