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房屋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若干问题及改进措施
浅析房屋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若干问题及改进措施
【摘要】汶川地震牵动了无数人的神经,也将房屋抗震能力问题重新引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众多专家、学者以及民众所关注的问题。框架结构是建筑结构设计中极为常见,同时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种形式,在房屋结构设计中应用十分广泛,如何提高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是设计施工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框架结构的受力特性进行分析,结合地震灾害相关资料及大量设计案例,从受力角度对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框架结构 抗震设计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 Abstract 】 Wenchuan earthquake influenced countless peoples nerves, and the building aseismic capacity problem reintroduced to peoples perspective, become numerous experts, scholars and public issues of concern. Frame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building structure is a very common, is also very important one kind of form, the house i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application is very extensive, how to improve the frame structur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design construction is to consider important problem.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stress of the fram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combined with the earthquake disaster related material and a large design case, from the Angle of seismic stress frame structure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sign is discussed, and put forward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 Key Words 】 frame structure, seismic design, improvement measures
1 引言
框架结构体系同其它体系相比,具有传力明确、整体性好、空间划分自由灵活等优点。采用框架结构可以有效的减少建筑材料用量,更好的发挥材料和结构的性能,并降低工程造价,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在我国建筑设计施工中被广泛应用。由于框架结构延性和耗能能力相对较差,如何提高其抗震能力,使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也具有足够的抗性和足够的延性,成为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所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分析国内外近年来和历史上大地震灾害事件不难看出,建筑结构倒塌是地震灾害的主要表现形式。早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建设部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就提出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级抗震设防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编制组在总结2008年汶川地震震害经验的基础上,对灾区设防烈度进行了调整,包括框架结构填充墙设置、砌体结构楼梯间、抗震结构施工要求都增加了强制性条文,提高了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近年来,尤其是汶川大地震以来,我国建筑工程界关于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分析越来越多,有效的提高了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水平,但在具体应用中仍然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改进。
2 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中,多采用“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方法来实现抗震设计在延性和抗性方面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抗震设计应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柱端弯矩增大系数问题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是从抗震角度提出来的结构设计理念,其目的是为了使建筑结构在地震灾害中,避免柱子先于梁破坏结构发生整体倒塌,这一延性设计思想在汶川大地震中显示出了其合理性,表现出了很好的结构变形能力,可以有效的实现“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但是,如何实现“强柱弱梁”却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一般采用增大柱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