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本浮世绘对德彪西钢琴作品版画集影响.docVIP

浅析日本浮世绘对德彪西钢琴作品版画集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日本浮世绘对德彪西钢琴作品版画集影响

浅析日本浮世绘对德彪西钢琴作品版画集影响    [摘 要] 德彪西是法国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是印象派音乐风格的开创者。他的钢琴作品《版画集》是他创作巅峰期的作品 ,其创作灵感与日本浮世绘密不可分。本文从介绍浮世绘入手,通过多层面揭示了德彪西与浮世绘的渊源,创新性地论述浮世绘对德彪西《版画集》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 浮世绘 德彪西 钢琴曲《版画集》 异质同构   前 言    钢琴曲《版画集》完成于1903年,是德彪西创作中期的作品。该作品由三首乐曲组成,分别为第一首《塔》,第二首《格拉纳达之夜》,第三首《雨中花园》。一般来说,这部作品被学者标注为“印象派音乐作品的确立”,或是“最早具有印象派特质的作品”。而这种特定的“印象派标签”却在一定意义上限制了演奏者和聆听者对音乐的想象力,以致其音乐理解流于片面化和一元化。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这首作品中的东方特质的影响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代百生①、刘辉,康爱琪②、田园③等人都探讨过与德彪西《版画集》中的《塔》相关的问题。而浮世绘具体在哪些方面影响了德彪西的音乐美学观这一问题,似乎在国内还未出现系统的探讨和文论。 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异质同构这一理念,首先介绍浮世绘绘画与法国绘画在19世纪相互影响的概况,进而比较德彪西与绘画的关系,最后详尽地阐述了浮世绘的美学理念及创作原理对德彪西钢琴曲《版画集》创作的影响。   浮世绘的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    浮世绘(Ukiyo-e)又称“风俗画”,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中期之后,在当时德川幕府在的江户(今东京)附近流行的民间艺术,浮世绘绘画“直率地表现了江户时代市井生活的任务及其场景,如美人、浴女、俳优、歌舞伎、妓女、浪人、游女、侠士、花街柳巷、红楼翠阁、旅游风光等,被誉为‘江户时代形象的百科全书’”。④浮世绘既吸收了本土的大和绘及风俗画,又纳入了中国明清版画手法和西方绘画的透视法。它的主要形式为木刻版画,初期为肉笔浮世绘,即画家们用笔墨色彩绘制的图画。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浮世绘印刷术达到了一个高潮,代表了日本艺术的最高成就。直到21世纪的今天,浮世绘(Ukiyo-e)一直是西方人眼中日本绘画的代名词。    (一)西学东渐    浮世绘作为日本传统绘画的样式,在18世纪中叶就受到了西方绘画中透视法的影响。江户的画师兼出版家,漆画创始人奥村政信Okumura Masanobu(1869-1764)就曾采用西方透视法创作了《在富士山的围猎》等作品。而他的学生菱川师重Hishakawa Monoro,则在他的基础上解决的日本传统绘画中的平面装饰纹样问题。另一位伟大的浮世绘画家喜多川哥磨Kitagawa Utamaro(1753-1806)在他的《海滨拾贝图》中,从远处的地平线到近大远小的人物风景,处处体现了西洋画透视法的影响。西洋化对日本浮世绘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手法与技巧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创作题材方面。在晚期的浮世绘画家中,被认为最杰出的风景版画家葛饰北斋Katsushika Hokusai(1760-1849),创作了无论从画面构成上还是表现手法上都不同于日本传统绘画的一系列作品,如他的影响最大描绘富士山的作品《富岳三十六景》。能与葛饰北斋相提并论的安藤广重Ando Hiroshige(1797-1858)一直对西洋画的表现形式抱有极大的热情,其作品充分体现了西洋绘画的写实手法与日本传统绘画抒情性的结合。    (二)东学西渐    1853年,美国人用坚船利炮敲开了封闭的日本国门,迫使日本开港通商。大量浮世绘作品被当作废纸和包装纸,随日本工艺品如瓷器、漆器、折扇、服装等运输到欧美各地。1862年,德苏瓦夫人在巴黎的德利沃里大街开了一家名为“中国风”(当时的欧洲人无法识别中国和日本风格的异同)的东方工艺品商店,一时间吸引了很多文学家、诗人、画家、音乐家的光顾,诸如:诗人波德莱尔和他的画家朋友莫奈;作家龚古尔兄弟;英国画家惠斯勒。而后1867年巴黎举办的世博会中,日本的工艺品、服饰和丝绸等被大量展示,形成了席卷巴黎“日本热”。在这股日本文化的热潮中,浮世绘毫无疑问的成为艺术家们关注的焦点。浮世绘中清心优雅的风景主题,流畅有力的线条感,平面构成的丰富表现力,灵活优美的装饰性,原色铺垫和平面色块分布的强烈直率的效果,二度空间和散点的独特构图,无不使艺术家为之惊叹。此时法国学院派绘画正在走向衰落,由莫奈为中心的新派画家们在浮世绘的绘画理念中获取了他们正在寻觅的艺术灵感和理论依据。其中受到浮世绘启发而创作的代表画如:马奈的《左拉肖像》和《吹笛的男孩》;莫奈的《身着日本和服的莫奈夫人》;凡高的《唐基老爹》和《星空》等。东方人的审美情趣,个性理念,无疑给法国的甚至是西方的画家们带来新的思考和视角。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