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声与有声抗争都柏林人中女性形象解读
无声与有声抗争都柏林人中女性形象解读
摘要:在《都柏林人》这部以男性主人公的发展过程为主线的短篇小说集中,被赋予“他者”身份的女性地位不容忽视,她们正掀起一场反抗父权的斗争。
关键词:抗争形式;女性形象;解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7-0137-03
一、引言
詹姆斯?乔伊斯被公认为世界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虽然他青年时期即去国远行,之后很少返回故土,却一直心系祖国,创作主题始终围绕爱尔兰、尤其是都柏林展开。他创作的具有强烈自传色彩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以现实主义手法描绘出父权制主导下都柏林市井百姓的生活境遇和心理状态,塑造了形形色色、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尽管这一由15个故事组成的小说集主要以男性主人公从青春期到成年的发展过程为主线,女性的地位也不容忽视,甚至在《伊芙琳》《泥土》《寄宿舍》和《母亲》等故事中充当了主角。而长期以来,乔伊斯被不少评论家指责为歧视女性的作家,认为他用男性的视角来描写女性,因而其笔下的女性形象是“男性心理的女性投影”;女性主义小说家玛里琳,弗兰奇认为《都柏林人》中的女性是“为男人生活的,她们无声地存在于男人的左右”。
事实上,乔伊斯对父权社会中女性的凄惨境遇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和同情,早在给妻子劳拉的信中,乔伊斯就对迫害女性的父权制度表示出无比痛恨。在整个小说集中,乔伊斯向人们展示出女性真实压抑的生活和对自由平等的无限渴望,细细品读便会发现女人们正直接或间接地进行着不同形式的抗争,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阶段性胜利。她们的抗争形式整体可分为两类:无声的抗争和有声的抗争,无声的抗争主要以沉默和死亡的形式呈现,而有声的抗争则以笑声、歌声、斥责、唇枪舌战等形式呈现。本文将从女权主义的视角,对小说集中女性的抗争形式进行深入剖析,进而探寻乔伊斯对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诠释、对两性关系的关注以及对社会困境的思考。
二、无声的抗争
沉默是英国殖民主义和天主教在爱尔兰人民身上留下的烙印,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女性存在的一种形式,是父权社会对女性全面压制和奴役的体现,也是她们自我保护的一种有效手段和积极抗争的一道屏障。女性的沉默并非五条件的顺从和忍让,在沉默的背后,她们的内心世界跌宕起伏,自我意识不断觉醒,为后续的抗争积聚力量,一旦时机成熟,便爆发出惊人的声音,常令处于主导地位的男人们慌乱不堪,这种无声的抗争往往达到胜有声的效果。《死者》中的格雷塔都是在沉默中爆发的典型代表。
《死者》中的格雷塔在多年的夫妻生活中,对丈夫加布里埃尔百依百顺、从未挑战过丈夫的权威,这种低调的沉默和顺从成就了加布里埃尔强大的男性自尊,认定格雷塔就是在物质和精神上都依附于他的私人所有物。殊不知在表面的沉默背后隐藏了一个许多年前的惊人秘密――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而她的内心和情感一直被初恋情人占据着,眼前这位风度翩翩、体贴入微、才华横溢的丈夫完全只是一个由法律和道德维系着的生活伙伴,并非精神伴侣,于是格雷塔长久的沉默所蕴含的反讽力量在她吐露心声的那一刻将加布里埃尔的自尊与自信彻底击垮,“他看清了,自己是一个滑稽可笑的人物,替姨妈们做不值钱的跑腿伙计,紧张兮兮的,好心肠,多愁善感,对着群俗人滔滔不绝,把自己小丑般的欲望理想化,在镜中他瞥到了一个可怜的蠢货,那就是他。”
死亡是《都柏林人》中女性所采用的无声抗争的极端形式,《伊芙琳》中伊芙琳的母亲正是用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向父权社会发出了强力冲击,深深刺痛着男人们麻木不仁、冷酷无情的灵魂。
伊芙琳的母亲是一个传统女性的典型代表,她将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了家庭,最后发疯而死。女性主义研究认为,女性的发疯是精神被贬抑到极点的极端爆发形式,从故事的表层描述来看,伊芙琳的母亲未曾有过任何反抗的意识和行动,完全适应了“他者”的身份并竭尽全力履行这一身份赋予她的种?N义务,然而即便如此,她终究没能逃脱“父权制牺牲品”的悲惨命运。换个角度来看将不难发现,她的死亡恰如一面明镜,揭露出父权制的本质是何等卑劣与残忍,让更多的女性不再对男人抱有幻想,把她们从逆来顺受中惊醒、滋生出抗争的意识并付诸于行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伊芙琳母亲就是一位无声的抗争者,她用自己的死亡给予罪恶虚伪的父权制以猛烈一击,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抗争效果在女儿伊芙琳身上得到了直接的印证,母亲的死亡直接促成了伊芙琳逃离当前生活空间的渴望。在目睹了母亲的遭遇后,伊芙琳萌生了出走的念头,虽然在出走和留守之间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最终选择留守,继续母亲一样的生活,但内心已经发生变化,自我意识已经觉醒,并用和认识不久的男人出走的行为对父亲的残暴进行无声的反抗,经过此事之后,父亲将会有所收敛,在失去忠诚的妻子之后,他绝不能再失去女儿这个家庭的顶梁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