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文学类文本中探究能力题
浅析文学类文本中探究能力题
探究能力,是一种思维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2009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探究能力作了如下说明: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和有创意的解读。下列根据具体高考试题对这个说明作个解读:
(一)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不同的角度”指从广度上“挖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回答时应从多侧面思考,明白其不同的含义。“不同的层面”指从深度上“挖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回答时应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把意思说清楚,说透彻。这里的“不同角度”有的要求从内容角度,有的要求从手法角度,也有要求从二者结合角度进行探究的。
1.从语句内涵角度探究:如2007年江苏卷第17题“文中最后说麦天的忙碌、喜悦‘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这里的“你的理解”不是指个性化的回答,而是要求从不同的层面“挖掘”词语的丰富意蕴。这里的“鲜亮”在文中包含三层意思,“滋味”在文中包含两层意思。正确答案为:鲜亮,指火热的劳动生活,丰收的喜悦,紧张热烈后的平和、闲散。滋味,指乡土民风的朴实,亲情的淳厚、和谐。这是单纯从内容上对作品内涵进行理解的。
2.从文章表现手法角度探究:如2008年辽宁卷第17题,“怎样理解‘雨韵’的内涵?文章依次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呈现‘雨韵’这一主旨的?”常见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不管怎样,表现手法、表现方法的使用都必须为表达文章主旨服务。此题答案为:第一问①雨韵是人生四季的旋律;②雨韵是增强生命记忆的媒介;③雨韵是大自然美丽的乐意。第二问①先议论,谈四季之雨与人生四季;②再叙事,讲老人与小男孩在雨中的故事;③最后抒情,表达作者对雨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3.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来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如2008年福建卷第13题“文章表现了怎样的感情?请从作品的内容和写法两个方面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这里明确指出从内容与写法两个角度分析作品的思想感情,当属定向探究性题目。这一题在实战中学生得分很低,原因一是没有把握文章的情感,二是没能就两个方面对应情感进行分析。若第一问答错了,第二问也就跟着错了,因此很难拿全分。答案:文章表现了激越、豪迈的情感。内容上从小处写到大处,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例:“它掠过丛林、村庄、田野、河流,阅尽了人间姿色……保持生命之树不衰”,通过从小到大、从近到远的写景拓展,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使豪迈的激情得以淋漓尽致地阐发。写法上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手法。例:“风是大自然的雕塑家。……雕塑了……雕塑了……雕塑了……”,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把风描绘得更加形象、生动,文章的情感也更加丰厚了。
探讨民族心理,常常由此及彼,通过文学类作品的“这一个”,见出那一“类”、那一批,从而揭示出文本中具体形象的典型意义。探讨人文精神,往往是由小见大,对相关内容进行升华,从而折射出人物事理的本质特征。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不能就人说人,就事论事。
常见的切入角度有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如2008年海南、宁夏卷第14题:“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这道题就是要结合文本的内容,从人物形象入手,联系生活实际,挖掘出典型形象反映出来的不同的民族心理,探究典型形象的思想意义。答案:(1)鲍勃值得同情,因为他重情守信;(2)鲍勃罪有应得,因为他是通缉犯;(3)吉米忠于职守,因为他不徇私情;(4)吉米背叛了友谊,因为他抓捕了朋友。
(二)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如盐城市2008/2009高三一调试卷第14题:“文章最后说‘这也是一种天地,是城市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长大的孩子,他们将来的梦可能是灰色的,黑色的,五颜六色的,不是绿色的’,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写的意图。”陆文夫先生这篇《绿色的梦》,尽管说的是“梦”,触及的是“求新”与“怀旧”这个人类永远难解的“结”,留给我们的却是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发展这样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陆文夫是苏州人,以创作“小巷文学”著称,人们把他看成是个地道的“老苏州”。1993年左右他住在苏州高新区。高新区开发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他对苏州高新区情有独钟,并对高新区的开发建设怀着巨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重点内容整合练习含答案及解析.pdf
- 植物界 一、植物界的主要类群.ppt VIP
- 【36页PPT】CQI23模塑系统评估.pptx VIP
-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模拟练习题附答案6.doc
- 2022-LY-022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pdf VIP
- (高清版)W-S-T 403-2024 临床化学检验常用项目分析质量标准.pdf VIP
- YYT1437-2023 医疗器械 GBT42062应用指南.pdf VIP
- 2025年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全导+地导》真题卷(含答案).pdf VIP
- CBT 3000-2019 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docx VIP
- 交通事故案例分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