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托尼q莫里森天堂中姐妹情谊
浅析托尼q莫里森天堂中姐妹情谊
[摘要]姐妹情谊是女性主义批评的主题之一。莫里森的许多小说中都涉及到姐妹情谊,体现了莫里森对黑人妇女生活状况的关注。本文详细分析了《天堂》中的两种姐妹情谊:一种是毫无血缘关系的黑人姐妹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另一种是白人女性和黑人女性之间的姐妹关系。通过对这两种姐妹情谊的分析,本人试图证明多元化的身份在得到彼此的尊重和理解后不会阻碍妇女之间的团结,相反, 超越差异性的姐妹情谊是可能的。
[关键词]托妮?q莫里森 女性主义 姐妹情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是当代美国文坛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因在“小说中利用幻想的力量以及诗一般的意象描绘了美国现实生活中本质的一面”获得了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黑人女性。身为非裔美国人的莫里森在作品中非常关注她所属的族群的生活,而其女性身份更让这一关注的焦点集中于黑人女性身上。黑人女性的生存空间一直都是莫里森探索的主题,她的作品显示黑人女性间的姐妹情谊能给她们带来温暖,支撑她们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然而仔细阅读莫里森的作品可以发现,在小说中,莫里森还涉及到了另一种姐妹关系,那就是白人女性和黑人女性的关系。尽管这并不是莫里森关注的焦点,然而她的几部小说里都出现了对这种姐妹关系的刻画,只不过这种姐妹关系并非像黑人女性之间的关系那样和谐友爱,但也绝不是只有敌视和斗争。
黑人群体一直处于白人主宰的社会边缘,而黑人女性则处于“边缘的边缘”,因为“黑人男性将自身的羞辱转嫁给了一个黑人男性所唯一拥有的人―――黑人女性身上。黑人女性―――双重的他者完全成为了替罪羊”(1)。作为黑人,黑人女性面临着来自白人男性和女性的种族歧视;作为女人,她们遭受着黑人男性的性别歧视,失去了话语权。为了帮助黑人女性从边缘走向中心,莫里森作品中关注的焦点始终是黑人女性的创伤和抗争,她曾说“身为黑人和女性,我能够进入到那些非黑人、非女性者所不能进入的情感与感受的广阔领域”(2)。莫里森非裔女作家的身份使她能“以现代艺术和人性的光芒实现对诸如黑人妇女这样的双重(多重)弱势群体的关照与关怀,为他(她)们和他(她)们的心灵作史”(3),并且为黑人女性实现自我身份认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在超越种族和阶级界限的“姐妹情谊”中互帮互助,团结一致去反抗性别歧视和种族迫害。
作为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研究的一个重要要素,“姐妹情谊”为黑人女性在男权支配的社会里谋生存和求发展提供了精神与物质的两重保证,其真谛则是姐妹间爱的救赎,这也正是沃克所提倡的“妇女主义”的精髓所在。在《天堂》中命运悲惨但肤色种族截然不同的女性间的相互关爱与交流融合,这种超越差异性的“姐妹情谊”存在的基础是女性间的平等信任和理解尊重。
《天堂》以黑人的精神悲剧为中心,构建了一个由五个不同肤色,种族,年龄,地位的妇女组成的纯女性团体,它不仅是修道院女性自给自足、互帮互助的天堂,也是鲁比镇黑人女性寻求姐妹无私关爱的庇护所。“姐妹情谊”在《天堂》中表现为互爱,即在自爱的前提下以姐妹情来爱他人、爱群体。姐妹们只有自爱,才能找回不受奴役的独立自我;只有做到了自爱,才能尊重和理解彼此的差异;“只有当我们进入他人的‘世界’时我们才会成为对方眼中完全的主体”(4),才能互相爱,爱在群体。
《天堂》里,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交叉存在,而莫里森却分别以几位女性的名字来作为章节的标题,有意将性别冲突置于显要位置,旨在彰显姐妹情谊无穷的力量。鲁比镇和修道院是莫里森构建的对立的两极世界,前者是男权当道的乌托邦式的天堂,后者则是姐妹联盟式的女性天堂,是莫里森所提倡的超越差异的姐妹情谊的生动写照。不同于鲁比镇屈服于男性权威的黑人女性,修道院的女性团体是由五个受到创伤却敢于抗争的不同肤色、地位和种族的妇女组成的:痴情的康瑟蕾塔被情人抛弃后整天酗酒度日;逆来顺受的玛维斯因为疏忽致使双胞胎儿子窒息而死后离家出走;热情的吉姬表面开放,但内心却对种族冲突十分恐惧;柔弱的西尼卡自幼被母亲抛弃,在寄养家庭中饱受耻辱后决然出逃;天真的帕拉斯在发现生母和男友的奸情后精神崩溃,又惨遭陌生人强奸。除了修道院的主人康瑟蕾塔,其他妇女都充当了逃避者的角色:玛维斯逃避家庭,寻求自由;吉姬逃避社会,寻求自我;西尼卡逃避痛苦,寻求安慰;帕拉斯逃避爱情,寻求解脱。她们以康瑟蕾塔为中心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女性天堂,“也许这才是莫里森心中真正的乐园,她们的喜怒哀乐、她们的心灵世界不仅支撑起女性自我解放的天地,而且也可以视为人类社会(女性世界)和谐的样板。”(5)每天面对着这些受伤的姐妹,康瑟蕾塔最先觉醒,她决定拯救自己和这群妇女。首先,她带领姐妹们通过种植和出
售农产品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然后引导她们将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合二为一,并且热爱自我这样独立的个体,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