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主线1jcimz8h
(3)《康熙字典》40卷,共收47035字,世界上最早、收字数最多的字典; (4)《四库全书》共收图书3503种,79337卷,约9.97亿字。中国最大的一部丛书,也是迄今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丛书。 * 3、古典科技:出现一批科学巨著 (1)李时珍《本草纲目》,对16世纪前的中国医学进行全面总结,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药物学巨著。 (2)徐宏祖《徐霞客游记》,中国最早的一部野外考察记录和优秀地理著作,是世界上岩溶考察的最早文献。 * (3)徐光启《农政全书》总结了17世纪前中国农业生产的经验,介绍了17世纪西方农田水利技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农学著作。 (4)宋应星《天工开物》,百科全书式著作。总结性记述农业、纺织、冶铸、造舟车、纸墨、酿酒及制造火药、兵器等工艺源流和方法。中国古代科技史上里程碑式著作。 * 4、学术文化方面:清代朴学 汉代古文经学派治经,特别注重名物、训诂、考据,后人称为“朴学”。清代经学继承此一传统,又称考据学、考证学;由于清乾嘉时达到高峰,又称乾嘉学派。 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空前规模总结。 * 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等,注重资料的收集和证据的罗列,主张“无信不征”。 以汉儒经说为宗,从语言文字训诂入手,主要从事审订文献、辨别真伪、校勘谬误、注疏和诠释文字、典章制度,以及考证地理沿革等,少有理论的阐述及发挥,也不注重文采,因而被称作“朴学”或“考据学”。 * 复习思考 1.何谓玄学?玄学有什么特点? 2.中国古代经学、玄学、佛学和理学是如何相继出现、融会贯通的? 3.宋明理学的主要流派及其思想。 4.明清时期对古典文化进行了那些大总结?什么叫西学东渐? * 参考书目 金元浦 等主编《中国文化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金国瑞主编《中国文化历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岱年 方克立编《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柳诒徵著《中国文化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 * 2、陆九渊及其心学 陆九渊(1139-1193),号象山。江西抚州金溪人。 “心学”创始人。与同时代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 * 陆九渊自幼好学与思考。 三、四岁时向父亲发问:“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 他为此费尽思索而至废寝忘食。后读书孜孜不倦,又常在书中发现问题。读《论语·学而》,对《有子》三章表怀疑;读“二程”书,发现程颐所说与孔孟不相类,甚或有矛盾处。 * 一次读古书到“宇宙”二字,解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忽然省悟道:原来“无穷”便是如此。人与天地万物都在无穷之中。提笔写下:“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做圣人不用别求,就在自己心中,“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至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亦莫不同也。” ——《陆九渊年谱》 * 心即理 将儒家思孟学说和佛教禅宗思想结合,并承袭和发挥程颐“天即理即心”的观点,提出“心即理”,认为“心”是宇宙的本源。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将心和理、心和伦理纲常等同,企图证明所谓“天理”即等级秩序、道德教条,都是人心所固有,是恒久不变的。 * 认识论 “此心此理,我固有之。” 一切知识和真理都在吾“心”中,只要“切己自反”,悟得本心,即可“心明”、“知理”。 * 义利之辩 鹅湖会后,朱陆又一次重要会晤是南康之会。 淳熙八年(1181年),朱熹知南康军,陆九渊往访,朱熹请陆九渊讲习。陆九渊讲《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时,听者十分感动,至有泣下者。 朱熹当即离座向众人说:“熹当与诸生共守,以无忘陆先生之训。”并表示“熹在此不曾说到这里,负愧何言。” 请陆九渊书写讲义,刻石以作纪念。 * 义利之辩--辨志 陆九渊南康讲学,对“义利之辩”做了淋漓透彻发挥。 “此章以义利判君子小人……窃谓学者于此,当辨其志。人之所喻,由其所习,所习由其所志。志乎义,则所习者,必在于义,所习在义,斯喻于义矣。志乎利,则所习者必在于利,所习在利,斯喻于利矣。故学者之志不可不辨也。” * 陆九渊认为,儒家以义利判君子小人,核心是辨志。 人的认识来源于日常生活的习染,而习染的结果决定人的志向。 志于“利”者,必被“利”所趋,志于“义”者,则以“义”为行为准则。 所以,为学之要,在立志。 * 他联系当时科举取士制度: 科举取士的标准,是看做文章的技艺如何,及是否投有司所好。这样,它引导人们习尚的是对技艺的追求和唯利是图的风气。 为克服此蔽害,必须“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章 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evvwo3qy.ppt
- 第三章 集装箱货物及货运站管理7jn8q1am.ppt
- 第三章 黑客攻防剖析i6fb3trd.ppt
- 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7r5gw_e0.ppt
- 第七章 道路线形综合设计zp0xjp9r.ppt
- 第三章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体制 机构设置 权责划分 领导体制 第三章aodsco8i.ppt
- 第三章 延伸孔型设计6rqvyuwi.ppt
- 第三章数学分析观点下的中学数学ccnzihhu.doc
- 第三章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体制 机构设置 权责划分 领导体制 第三章 lmo9nays.ppt
- 第三章公路运输组织效果评价指标bvocyzkx.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