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栽培条件对红衣米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
栽培条件对红衣米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
摘要:以小村红衣米花生为材料,研究了地膜覆盖、不同播期以及种植密度对红衣米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播种期和种植密度能显著影响红衣米花生的产量,二高山地区采用地膜覆盖,播种期为4月5日,种植密度为5 500穴/667 m2时产量最高。
关键词:红衣米花生;地膜覆盖;播种期;种植密度
中图分类号:S565.2;S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7-4125-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7.004
Effect of Different Cultivation Condition on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Yield of Red-skin Peanut
LI Bi-qin, HU Cheng-wei
(Enshi Autonomous Prefectur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Enshi 445000, Hubei, China)
Abstract:To study the effects of plastic film mulching, sowing time and planting density on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yield of red-skin peanut, Xiaocun red-skin peanut was us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lastic film mulching, sowing date and planting density could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yield of red-skin peanut. High yield could be obtained in alpine region with plastic film mulching, sowing on the 5th of April and planting density of 5 500 holes per 667 m2.
Key words: red-skin peanut; plastic film mulching; sowing time; planting density
花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总产量居世界花生生产和消费国之首,是食品工业的理想原料[1,2]。红衣米花生因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而受到市场的青睐,其氨基酸含量比普通花生高出5%以上[3]。恩施二高山地区的富硒红衣米花生因生长在无污染的二高山地区,含有天然抗氧化剂白藜芦醇[4],具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功能,先后获得绿色食品证书、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农业博览会“金奖”等荣誉而倍受市场欢迎。然而红衣米花生产地在二高山地区,有效积温低、生育期短、饱果数少,造成单产低,效益不佳,严重制约着红衣米花生的产业化进程。研究表明,地膜覆盖能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使花生增产75~150 kg/667 m2,增产率20%~50%[5]。种植密度是影响花生产量的又一重要因素,研究表明[6-8],最适的栽培密度能显著提高花生的产量。然而,适宜于二高山地区红衣米花生的栽培技术还没有相应的研究,本研究开展了地膜覆盖、播期以及种植密度等相关研究,旨在为二高山地区红衣米花生的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选用地方性品种,恩施咸丰小村红衣米花生,由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提供。
1.2 方法
1.2.1 地膜覆盖试验 试验处理为地膜覆盖,对照为裸地栽培,试验面积334 m2,行距36.7 cm,穴距27.8 cm,播种密度6 400穴/667 m2,每穴双苗,4月17日带壳播种。
1.2.2 播期试验 播种期设4个处理:播期Ⅰ为3月25日、播期Ⅱ为4月5日、播期Ⅲ为4月15日、播期Ⅳ为4月25日,播种密度为5 000穴/667 m2,每穴双苗,行距50.0 cm,穴距26.5 cm,小区面积12 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1.2.3 种植密度试验 种植密度试验设5个处理:处理1为6 000穴/667 m2、处理2为5 500穴/667 m2、处理3为5 000穴/667 m2、处理4为4 500穴/667 m2、处理5为4 000穴/667 m2。每穴双苗,行距50.0 cm,穴距随播种密度进行调整。小区面积12 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4月15日播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