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氰氟虫腙与醚菊酯混配对水稻纵卷叶螟增效作用与防治效果束兆林
氰氟虫腙与醚菊酯混配对水稻纵卷叶螟增效作用与防治效果束兆林
摘要:研究氰氟虫腙与醚菊酯复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氰氟虫腙与醚菊酯比例为8 ∶5时,对稻纵卷叶螟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0.864 9 mg/L,共毒系数为133.90,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按此配比加工成26%氰氟?醚菊酯悬浮剂(16%氰氟虫腙、10%醚菊酯),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混剂对稻纵卷叶螟表现出较强的胃毒、触杀性、持效性,药后7 d,26%氰氟?醚菊酯悬浮剂600~750 mL/hm2 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为91.71%~92.63%;药后14~21 d,26%氰氟?醚菊酯悬浮剂600~750 mL/hm2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为80.56%~95.62%,且该农药品种持效期长、对水稻保叶效果好;药后21d,26%氰氟?醚菊酯悬浮剂600~750 mL/hm2保叶效果仍达87.76%~91.94%,好于对照药剂醚菊酯、氰氟虫腙处理。因此,从防效和经济角度考虑,26%氰氟?醚菊酯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适宜用量为600~750 mL/hm2,防治适期应掌握卵孵盛期、低龄幼虫高峰期,用水量不低于750 kg/hm2。
关键词:氰氟?醚菊酯悬浮剂;毒力测定;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112+.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9-0149-03
收稿日期:2015-03-01
从事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杂草生物防治研究以及丘陵地区高效农业发展对策、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研究。E-mail:yqzhuang@。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东南亚和东北亚危害水稻的1种迁飞性害虫[1-2]。稻纵卷叶螟属于间歇性暴发害虫,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危害明显加重,但发生水平年度间波动很大,地域、田块间发生分布也极不均匀[3]。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该虫的防治一直以兼治为主[4]。2005年以来,水稻纵卷叶螟危害逐步加重,其幼虫啃食水稻叶片,破坏水稻光合作用,造成千粒质量降低,导致田块颗粒无收[5-6]。稻纵卷叶螟成虫迁入期早、峰次多、发生量大、世代重叠明显,田间防治难度加大。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常规、廉价药剂以沙蚕毒素类、有机磷类及其复配剂为主,但由于长期连续使用,防治效果下降,使其明显产生抗药性[7-11]。氟虫腈一度是水稻害虫总体防治的首选药剂,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品种[12-13],但由于其对水生生物影响大,限制了在水稻上的使用[14];酰胺类药剂(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等)对纵卷叶螟防效好,但价格高,并受专利保护[15-16]。因此,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是生产无公害稻米的关键。26%氰氟?醚菊酯悬浮剂(有效成分:16%氰氟虫腙、10%醚菊酯)是江苏省绿盾植保农药实验有限公司开发的农药新品种。2014年,本研究将26%氰氟?醚菊酯悬浮剂在水稻上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分析了该复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药剂
96.2%氰氟虫腙原药,德国巴斯夫公司;95%醚菊酯原药,江苏辉丰农化有限公司;26%氰氟?醚菊酯悬浮剂,江苏绿盾植保农药实验有限公司;24%氰氟虫腙悬浮剂,德国巴斯夫公司;10%醚菊酯悬浮剂,潍坊万胜生物农药有限公司。
1.2供试害虫
稻纵卷叶螟由南京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提供虫卵,采用玉米饲养至3龄幼虫进行测定。
1.3试验设计和方法
1.3.1室内生物测定采用定量喷雾法进行测定[17]。称量0.103 95 g氰氟虫腙原药,用甲醇溶解定容至50 mL,配成 2 000 mg/L 的氰氟虫腙甲醇溶液;称量0.052 63g醚菊酯原药,用甲醇溶解定容至25 mL,配成2 000 mg/L的醚菊酯甲醇溶液。将单剂2 000 mg/L氰氟虫腙、2 000 mg/L醚菊酯按氰氟虫腙 ∶醚菊酯比例分别为2 ∶5、4 ∶5、6 ∶5、8 ∶5、10 ∶5配成混剂后,加适量0.1%吐温80稀释成5个浓度(有效成分),另设清水为对照,共6个处理。采用不施任何农药的无稻纵卷叶螟虫卵的盆栽稻苗,先喷药晾干后,每盆接20头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用40目纱网笼罩,盆钵置于室内饲养。每个浓度重复4次,每盆钵1次重复,4个盆钵定量喷雾 120 mL,于药后24 h检查幼虫存活数,计算存活率、毒力回归方程、半致死浓度(LC50)。
1.3.2田间试验试验田设在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采用沙质壤土,肥力中等。供试水稻品种为镇稻18,2014年5月25日旱育秧,6月29日插秧,密度为 30万穴/hm2,栽培条件均匀一致。设置26%氰氟?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