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梅山山歌艺术特色及演唱风格研究
梅山山歌艺术特色及演唱风格研究
【摘要】梅山山歌作为湖南省中部地区一种重要民间歌曲艺术形式,是梅山先民在喜庆节日、婚丧嫁娶之时所演唱的民间歌曲作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此民间歌曲不仅形成了固定的调式、曲式结构、旋律旋法、音阶、节拍节奏等,而且还蕴含着深厚的区域文化内涵,充分彰显了梅山先民的性格特征、审美特点、风俗习惯与文化思想等,由此成为该地区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遗产。基于此,文章在简要论述梅山山歌产生根源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调式、曲式结构、旋律旋法、音阶、节拍节奏等角度,系统分析了梅山山歌的艺术特色,总结了梅山山歌的演唱风格,由此对梅山山歌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梅山山歌艺术特色演唱风格
梅山山歌的起源与题材内容特征
1.梅山山歌的起源
目前,诸多文献都充分证明梅山山歌起源于先秦时期。而进入秦朝之后,梅山山歌便已广泛流传,呈现出异常兴盛的发展状态。《山歌无假戏无真》中便提道:“山歌无假戏无真,秦始皇兴起到如今。”在随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虽然梅山地区的瑶族与苗族民众不断外迁,但该地区不仅沿袭了热爱歌唱的传统;而且使山歌的形式与内容变得更加规整、更加丰富,由此形成了诸多优秀的山歌作品,并传唱至今。
然而,目前人们虽然十分清楚梅山山歌起源于先秦时期,是梅山先民智慧的结晶,但对于其产生根源尚未形成统一定论。《歌本歌》将梅山山歌描绘成了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即一个善于唱歌的黄姓神仙,经过梅山时,不小心将一箩筐的歌本遗落在资江中,被农夫、放牛娃、巫婆、渔夫、樵夫拾到后,便被广泛传唱,由此形成了梅山民众能歌善舞的传统。另外,《山歌传》则认为梅山山歌起源于梅山人民日常劳作过程中,其最初创作者是孟姜女,鲁班对其进行了修饰,张良定下了五音,黄道婆则大量生产,而蔡伦则用纸将其记录下来。
以上关于梅山山歌的起源都是建立在对诸多歌曲歌词内容的分析之上而形成的,颇具神话色彩,但这一方面说明梅山山歌是由优秀的劳动者所开创的,随后被广泛传唱;另一方面也说明此种民歌艺术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日常劳作息息相关,反映了人们朴素的审美思想、文化内涵与价值观念等。
2.梅山山歌的发展现状
上个世纪50年代,著名民间歌手伍喜珍便将梅山山歌唱进了中南海怀仁堂,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贺龙等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致赞赏,随后被广泛传唱,甚至还出现在各种歌唱表演活动中,并多次获得了金奖和银奖。
经过长期的创新发展,目前梅山山歌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获得了突破性的进步。2007年,新化县政府在对梅山山歌进行普查的过程中,共搜集到6200余首作品,整理出54个谱例,从而编撰成一本完整的乡土教材。笔者相信隆回、安化、新邵等地区的梅山山歌数量也一定十分丰富。这充分说明当前梅山山歌拥有惊人的数量。
通过对已有的诸多梅山山歌作品题材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山歌可以分为六大类:一是劳动歌曲,也即是在特定的劳动情境下,以劳动内容、劳动方式、劳动心情为主所创作出的歌曲作品,包括?└琛⒉刹韪琛⑻锔琛⒂娓琛⒘愿琛㈤愿琛⒋蚝桓琛⒑抛痈璧龋?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二是仪式歌曲,也即是在各种宗教仪式、宗教活动中演唱的歌曲作品。三是时政歌曲,是梅山民众为表达对时事政治的观点和看法所创作的歌曲作品,包括《恶人自有恶人收》《清末民谣》等。四是生活歌曲,也即是以人们的日常琐事所创作出的一系列歌曲作品。五是情感歌曲,也即是以表现婚恋、情恋、意恋、野恋为主所创作出的歌曲作品。六是历史传说歌曲,由此来赞扬历代的功臣名将、英雄豪杰、侠女烈夫等。这些山歌作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普通民众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思想。
梅山山歌的艺术特色
1.调式
梅山山歌的调式十分简单,主要是以传统的五声调式为主。但通过对诸多梅山山歌作品调式特征的研究发现,这些歌曲只出现了徵、羽和较少的宫调式,尤其是徵调式最多,几乎没有角调式,由此呈现出清秀、甜美而又情意绵绵的听觉效果。比如《神仙下凡实难猜》属于典型的羽调式为主。除了徵调和羽调之外,诸如《长工歌》《哭嫁歌》之类的少量作品则是以宫调式为主。此类宫调式的山歌基本上不能代表梅山本土山歌的调式特征。总体来说,梅山山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徵调式、羽调式为主的调式特征,由此展现了梅山山歌个性化的调式特点,这是梅山山歌的重要特征之一。
2.曲式结构
梅山山歌的曲式结构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既有简单的一部曲式、二部曲式和三部曲式;同时也有复杂的复二部曲式、多段变唱曲式和回旋曲式等。其中,大多数山歌都是一部曲式,也即是由一个上下句构成或者是由三四个乐曲组成的曲式结构,虽然篇幅比较小,但节奏鲜明,韵味十足。另外,梅山山歌的内部结构十分对称,包括灯调、地花鼓、情歌,甚至是节奏比较自由的劳动歌曲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