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毛蕊异黄酮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毛蕊异黄酮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摘要]毛蕊异黄酮是从蒙古黄芪中分离得到的重要异黄酮类活性化合物,为典型的植物雌激素,能够与机体的雌激素受体结合,产生雌激素样作用,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抗骨质疏松、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毛蕊异黄酮由于不良反应小、毒性低、药理作用多样的特点,使其相关的研究成为热点,该文通过文献综述考证毛蕊异黄酮的生物学活性及其作用机制,为该类单体药物临床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利于单体药物更好的开发应用。
[关键词]毛蕊异黄酮;生物学活性
黄芪是一味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的中药,有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n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和膜荚黄芪A.membranaceus(Fisch.)Bge2种,药用价值以蒙古黄芪为好。黄芪总黄酮(totalflavonoidsofAstragalus,TFA)是从蒙古黄芪中分离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突变、抗病毒等作用,TFA相关药理学资料显示安全性高。利用柱色谱等手段从TFA中分离出多种黄酮类化合物,毛蕊异黄酮(calycosin)是其中的一种,为白色针状结晶,属于弱极性分子,不易溶于水,难溶于Me2CO,CH2Cl2,易溶于有机溶剂乙醇、甲醇、氯仿等,熔点226~228℃,香草醛-浓硫酸试剂显色反应为阴性,三氯化铁显色反应为阳性,分子式C16H12O5,结构图见图1,254nm紫外灯下显棕红色暗斑,10%硫酸乙醇溶液显淡黄色。根据波谱数据鉴定结构,1H-NMR(DMSO-d6,400MHz)δ:10.78(1H,s,-OH),8.99(1H,s,-OH),8.27(1H,s,H-2),7.94(1H,d,J=8.8Hz,H-6),7.04(1H,s,H-2′),6.91(3H,m,H-5,5′,6′),6.84(1H,d,J=2.4Hz,H-8),3.78(3H,s,4′-OCH3);13C-NMR(DMSO-d6,100MHz)δ:153.0(C-2),123.3(C-3),174.6(C-4),127.3(C-5),115.1(C-6),162.5(C-7),102.1(C-8),157.4(C-9),119.7(C-10),124.7(C-1′),116.4(C-2′),146.00(C-3′),147.5(C-4′),112.0(C-5′),116.6(C-6′),55.2(4′-OCH3)[1-3]。由于相对分子质量小和疏水性,相比与它对应的糖苷,更容易迅速被小肠吸收而发挥药效,周乐等以大鼠单向肠灌流模型观察毛蕊异黄酮的肠吸收特征,发现毛蕊异黄酮在全肠段都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其中结肠段的吸收速率和渗透性显著高于十二指肠、空肠等其他肠段[4]。以Caco-2细胞为模型研究毛蕊异黄酮的吸收转运情况,发现毛蕊异黄酮的吸收可能以被动转运为主,同时有主动转运参与,而且毛蕊异黄酮的吸收可能不受MRP2蛋白、P-糖蛋白和SGLT蛋白的影响[5]。毛蕊异黄酮已被证实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如抗菌、抗氧化、降低血糖、抗肿瘤等作用,已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本文对毛蕊异黄酮的生物学活性研究作一综述,希望可以将毛蕊异黄酮作为单体化合物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1抗氧化作用
毛蕊异黄酮中的C环Δ2,3双键与4-羰基均是抗氧活性基团,它们极性较小,不仅可以清除游离的氧化性自由基,还可以进入生物膜脂质双层结构来对抗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6]。将黄酮类成分的清除超氧阴离子活性与标准抗氧化剂维生素C相比,发现毛蕊异黄酮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明显强于维生素C,而芒柄花素的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明显弱于维生素C,毛蕊异黄酮与芒柄花素的区别仅仅在于,毛蕊异黄酮的B环上多了一个3′-OH,清除能力却强13.36倍。
DPPH(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是一种稳定的自由基,其溶液呈紫色,当向DPPH溶液中加入自由基清除剂时,失去单电子的DPPH溶液向黄色变化,因此是一种可靠的评价抗氧化活性的简便方法。毛蕊异黄酮对DPPH产生的自由基有清除作用,活性呈剂量依赖性增强[7]。
2促血管新生作用
血管新生包括在已有血管上的出芽、桥连、融合和再生等心血管的形成行为,许多疾病的发生与血管新生的失调相关,如癌症、中风等心脑血管类疾病等。以野生型斑马鱼(WT)及转基因斑马鱼Tg(fil1:EGFP)和Tg(fil1:nEGFP)为模型,应用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发现毛蕊异黄酮能够使斑马鱼胚胎肠下血管明显增粗,血管与血管之间的交联点明显增加,同时毛蕊异黄酮可以使转基因斑马鱼胚胎肠下血管的内皮细胞数目明显增加,转录学和实时定量P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